关于生态环境问题,教宗劝勉专家和明智的人谨慎小心对话,寻找可行的发展模式,在尊重生态的平衡之下,保障整个人类的益处,提供正确的评估,不能抱着意识形态草率下定论。
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的天主教梵二会议,实际上在这方面开创了不同宗教间对话的很好先例。
教宗就在这个地方为印尼的信友们主持弥撒圣祭,鼓励他们“继续不厌其烦地梦想和建设和平的文明”、播撒爱的种子、信心百倍地“走对话道路”,以他们特有的微笑继续“仁慈和亲切”地待人。
爱才能建设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感谢新加坡教会“有丰富的恩典、朝气蓬勃、不断成长,并与其他教会团体及宗教保持建设性的对话”。
宗教对话在文明交流与互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朱杰积极讲经讲道,致力在国际交流交往当中发挥天主教界的民间外交优势,成为中国宗教界的一面旗帜和发声者,更好地讲述中国宗教、中华民族的故事,增强宗教文化对话交流,
随后他列举了梵二在天主圣神带领下对内自我改革、对外服务与交谈对话,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弥撒礼仪及其他圣事更新了、主教会议、主教团及司铎谘议会架构陆续成立完善了;实现神职本地化的同时,铎职和男女修会生活获得了更新
这些空间,如果是以智慧又平衡的方式投入,将有助于促进不同方式的对话与辩论──若以尊重、注重隐私、负责并讲求真实的态度在其中运作,将能加强个体之间的连结,有效地促进人类大家庭和谐共处。
●最后一位「驻华」代理大使●主张对话并为中国呼吁发声的教宗1月10日对华友好的澳大利亚籍圣座经济委员会前负责神长乔治·佩尔枢机CardinalGeorgePell(1941.6.8.—2023.1.10
中国基督教会由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长期以来,缺乏与政府、其他社团组织、其他宗教、知识界之间成功地开展对话的经验。
天主教会谴责以宗教名义犯下的各种暴行,同时也将继续透过宗教对话和许多爱德工作,为和平及修和贡献己力。教会每日在世界各地援助及安慰受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