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觉现世的生活受到很多限制,不够圆满,而且有很多不公平的现象,比如坏人享乐,好人受苦。因此对现世的生活并不满意。人在现世就希望与天主来往,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并在来生进入圆满的境界。
很多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那么我们得出的结论,可能就更客观些,更正确些;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尽善尽美才发生的,就连最沮丧的事情也不例外,它是我们生命方案中的组成部分
教宗方济各深知罗马郊区吉普赛人的生活处境,他们不稳定的生活条件「有悖於人人应享有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权利过有尊严的生活,从事有尊严的工作,接受教育和得到医疗服务」。
生命在感恩中蒙受鸿恩,我们的信仰生活也在感恩中荣获天主的恩佑,尤其在我们的每天生活中,天主给了我们无数的恩赐,使我们不致承受过重的负担,因为主对保禄宗徒说:有我的恩宠为你足够了。
尼基尔蒙席首先介绍这次研讨会的概况,他说:这次研讨会的对象主要是司铎、会士和修女、神学院学生、牧灵工作者及致力於堂区团体生活的平信徒。
圣地基督徒人数不足当地总人口的2%,在约旦、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生活的1800万居民中仅有45万名基督徒,但他们深切地感到今天他们依然是耶稣历史的活记忆。
该国主教团平信徒委员会主席暨阿努拉德普勒教区主教安德拉迪(NorbertAndradi)为此发表牧函,强调在教会生活中,「平信徒的使徒工作与司铎及会士的使徒工作同等重要,因为平信徒是在社会中生活」。
教友之间本没有大小之分,人人平等,谁也管不了谁,更缺乏教友之间的信仰交流和生活交集,我们的信德和教会知识的浅薄也可想而知。
体会过简单的军旅生活,迷恋过游戏的激情,放任过自己的懒惰,当然也感受过天主赐给我们团体里的爱。一路走来虽说磕磕绊绊,但也无太多的忧愁;即使乏味,但也能自娱自乐。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天主爱我!
宣讲福音需要迎合各种不同环境,关注家庭和社会生活,包括国际生活,尤其应关注和平、正义和发展。教宗说:教会以穷人为优先选择对象。为此,我们蒙召反对社会把最弱势群体排斥在外,进而帮助他们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