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即向全球天主教友发表劝谕,他写说,当时的状况在大家心中“填满了恐惧与痛苦”。教宗本笃十五世指出,欧洲许多地方受到武器的摧残,被基督信徒的鲜血染红。
教宗表示,辣黑耳不愿受安慰,这教导我们也需要以审慎细微的态度对待别人的痛苦。若要对丧失信心的人谈希望,我们就应先分担他的绝望;若要擦乾受苦者的眼泪,我们就应与他一起哭泣。
然而,在痛苦奥迹中,耶稣没有被悲观主义所禁锢。教宗的弥撒讲道从这段福音谈起,强调天主没有魔术般地消除恶,却接近受苦的人,让人在痛苦中得到转变。
但是,喜乐常与痛苦相伴,祭献常与牺牲相伴,庆典常与祭献相伴。在武雷强神父修道的十五年里,经历了许多痛苦和挑战。在菲律宾,经历了语言交流的困难,饮食习惯适应的困难。
关于堕胎问题,有记者询问教宗,教会反对堕胎是否尊重女性的痛苦,以及是否符合慈悲的讯息。教宗对此表示:怜悯的讯息针对每个人,包括那些处于妊娠中的人。
(罗哲修士《万爱之源》)可是天主在场,痛苦同样在场。天主不在场,我们所依托的究竟是什么?如果爱是好的,我的悲伤从何而来。喜乐并非此世之境况,痛苦才是。所以通过痛苦我们才能达致高度与清醒。
现在,本笃十六世教宗即将来到,加布遣会会院中的会士、大量的朝圣人士、“安慰痛苦之家”的医护人员和病人及病童…………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期待和喜乐的神情。
在他们看来,这个天主也许不是全能的,他们在历史的邪恶和人类痛苦面前呼喊:天主的全能在哪里?
神慰,这心灵之光使我们能“在万物中看到天主的临在”,即使在痛苦和最艰困的境遇中也如此。教宗方济各11月23日上午主持了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在关于灵性分辨的第9次要理讲授中阐明了上述思想。
去世前,卡洛为教宗和教会奉献出他的痛苦。当然,他面对疾病和死亡的英勇精神令许多人信服,在他身上真的有些特别的地方。当他的主治医生问他是不是很痛苦,卡洛回答说:‘有人比我还要痛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