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7岁的院民黄庆祥,别看年龄不算大,不能下地活动。教友们积极为他和室内卫生的进行清洁,把他凌乱不堪的房间打理得井然有序,他也是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早上8:30分仪式正式启动,在鼓乐声中,众教友跟随教区杨永强主教、堂区主任吴克星神父、田斌神父和另外6位神父、3位修女、一位修士,唱着圣歌、敲着锣鼓、扭着秧歌,绕村一周进行游行庆祝。
一位学员激动的表达了自己对于培训的感触。学员们最感兴趣的,是本次培训中特别设计的三个沙漠日,即白天守大斋,晚上安排学员每十人一组轮班彻夜明供朝拜圣体,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第三次朝拜圣体她又看到了耶稣,另有一位教友也对我说:“我也看到了,怕是幻觉而就一直没说。”
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泥匠、老会长。二十多年前,他为了教会的发展,竭尽全力,无私奉献,亲自率领众教友盖起了190平米的小教堂。在晚年的重病期间,还十分关心大北村新堂的建设。
那是一位白手起家、名叫戴维斯的农夫竖起来的。起初是他一个收入低微的工人,但凭着过人的意志力和勤俭的习惯,终于积聚起一笔可观的财富。
其中还有一桌,一位看起来不过二十上下的小姐,叫着笑着闹着,喝到后来,从椅子上倒了下去,几乎要睡在地上,幸亏有人扶她,刚站起来,又去抢杯子要继续喝……我从这家餐厅看到人性的放纵,只因99元,可以无限畅饮,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骑着车子走近。她说了布料的颜色和多少。志云确认她是失主后,就把布料还给了她。中年妇女问了志云是哪村人在哪儿工作后,又说不知怎么感谢才好。志云表示不用谢。
邻居一位老大娘,今年已八十岁了,但她整天笑容满面,走起路也像是带了风似的,平均每天来我家三次,每次都说他儿子如何孝敬。
本周出版的《圣经考古评论》10月21日发表了一位法国学者有关这一发现的文章。从刻在骨灰盒上的那些亚拉姆语文字来看,专家推测棺内的尸骨属于一位名叫詹姆斯的男子,此人死于公元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