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聊着,一位老人慢悠悠地走进我们的视线:他大概七十多岁的样子,双手背在微驼的背后面,一身灰色的中山装,头戴一顶大概是五六十年代的那种粗布、黑色的帽子,帽沿微微向上翘着,走近发现还有一层很明显的污渍,极像赵本山演小品时常戴的那个
坚持真理,呼求正义,要像方济各一样在有纷争的地方去播种和平、在有残害的地方去播种仁爱、给无助的人带去安慰、给失望的地方带去希望……要像印度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一样,真正地把人当人看,弯下腰去给贫穷人当中最贫穷的人去服务
日本柔道大师教导学子们常用的一句话是:要像杨柳一样柔顺,不要像橡树那样挺拔。你要么在不可避免的暴风雨中弯下身子,要么就会因抗拒而被摧折。
然而,天父对那个家庭的渴望则是,所有的子女都应分享祂的喜乐;任何一个人都不应像祂的小儿子那样处在不合乎人性的状态,也不可像长子那样孤僻、与人隔离和尖酸。
耶稣圣婴态像之所以张开双臂,就是为了表达出「天主来拥抱我们的人性」。为此,教宗吁请信友在圣诞马槽前告诉上主自己心中牵挂的人和处境,「与祂一起为即将结束的一年作总结」,跟祂分享盼望与担忧。
梅瑟则是耶稣今天为我们祈祷、为我们代祷的预像。」在要理讲授中,教宗开门见山地指出,梅瑟从回应天主召叫的第一天起,就不是个说话唯唯诺诺的人。
对我来说,成为一个众议精神的教会议意味着:像家人一样生活和行走,倾听人类的呼声,为被排斥的人服务。这促使我在几年前召开了一个教区主教会议。这是一种极大的恩宠,因为它使我们一起感受行走的美。
感恩节(ThanksgivingDay)是西方的(除外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传统节日,是个家庭节日,像中国的春节一样,丈夫和妻子、孩子和老人,不管多忙从市到镇、从镇到乡、从乡到庄,都会回到老家,大家一起享受节日晚餐
当我们再次聆听者福音,我们会细心注意,还是像看到新闻中各死伤悲剧般,存有一份习惯的心态呢?我们会对导致主耶稣死亡的“平庸邪恶”感到乏味、沉闷吗?
他说,“德肋撒修女的确像母亲那样对待我,她是个母亲。我记得,在她封圣那段时间,我接受美国广播电视台的采访,他们问我的正是这个问题:‘您与她相处的经验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