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痛弥漫在辛辣的空气里,而那个手持拐仗蹒跚走路的老人永远离我而去了。神父出身富裕家庭,但神贫的他从不留恋尘世间的富有,他把自己全部献给了天主,做了他谦卑忠诚的仆役。
当时我自己是个接受理论培育而没有实际经历的人,我知道专靠热爱神学并不保证可以当个好神父,还需要具备随时乐意为病人、为穷人、为青年和老人服务的精神,在平凡的人中作个平凡的人。
可喜的是他们后来又规劝一位老人认识了天主,去年在她的感召下她的妹妹也领洗入教。3年前,我又为一家教友要了“信德”,连续几年为他们送报。
南堂主日爱心厨房,三年来,风雨无阻,坚持每个主日为最小兄弟免费提供爱心午餐;南堂露德之家的神长教友,两年来,屡次奔赴安康山区,为山区的鳏寡老人服务、向山区的贫困学生提供资助;志愿者们也屡次前往西安市第八人民医院
和圣书,我感动于圣五伤方济各对贫穷简单生活的热爱,圣女大德肋撒在灵修方面高深的造诣,圣女小德肋撒童心未泯般对天主的真情和印度德肋撒姆姆对临终者的关怀使我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了更多的关爱,对于接送孩子的空巢老人有了更多的关注
他们七月七日举办「生命礼赞分享会」活动,参加者包括小区老人院长者、专业保健员,以及设计和社会工作学者等。
后从西德募捐,帮助教区建设露德庄老人院。此外,金蒙席还从国外筹资,资助任丘及其他堂区建圣堂二十余座。
大家学着天使向世人传报耶稣将要诞生的喜讯,邀请人们来教堂参加23日晚上的庆圣诞文艺演出和24日的平安夜,同时向路人分发平安果,看着老人、小孩欢欢喜喜的接过苹果,教友们的心里暖暖的。
因三位修女都是教会里的老人,故今天来参与礼仪的有大部分都是老教友,她们相互回忆老嬷嬷们生前的点滴,忆起在文革期间,修女们一边白天上班,晚上还不忘教导当时还是小孩子的她们念玫瑰经,唏嘘不已。
他们或许是独居老人,或者是丧失自己根基,因而找不到生命意义的青年。」而邀请弱小者来到「中间」,意味著「没有人能假装视而不见,没有人能声称这是『别人的责任』,因为自己『没看见』或是『离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