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那里主持弥撒以前,先会晤了堂区的青年、病人、穷人和传协会代表。有些人披着天主教徒的外衣,实则过着外教人的生活。教宗谈到这些双面人说:「我们不能欺骗耶稣,祂深知我们心里的一切。」
教宗还强调,在这奉献生活年男女会士们应为教会和社会生活提供信德及服务见证,照顾及关怀穷人和所有在人性、精神及灵性上的贫穷。
’教宗接着说,愿圣母玛利亚帮助教会始终成为好客的团体,使所有人、尤其是穷人和边缘人能得到接纳。
感谢天主,这位教宗对穷人和受造界具有极强的敏锐感;他懂得向人们表明不尊重环境和贫困相互关联;社会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伦理问题。教宗认为,它代表了我们对未来、对近人、对穷人的责任。
牧函还强调了在越南开展宗教对话、为他人服务的紧迫性,特别是为穷人和受磨难的人。家庭和青年也是教会关注的主要对象,并将在世界青年节之际推出专项牧灵计划。
我们与说天主是创造者,他爱我们、保护我们:他们是穷人和接受命运。他们感到自己不再孤单。」
在"爱、尊重、无偿服务"座右铭的激励下,教区努力改善人们的生活,特别穷人和病人的处境。 二OO四年以来,在当时藩切教区主教带领下,团体得到了地方教会高层的正式认可。
它对再富有的人也不生厌,对再穷的人也不吝惜。它把尘世间的恩怨置之度外,却把人情的温暖常挂心头。用微笑来调节生活,生活就极富有涵养,极富有理性,极富有文化。
失去了金钱,朋友就会离开我,俗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路边没人问,”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钱就拥有了世界。弃掉荣誉,名誉扫地,任人嘲骂,我还能有面见人吗?名誉是人的第二生命,不能舍。
教宗在这封信函中提到亚西西圣方济各的教导「展现出每个生命都是天主的恩赐」,并且勉励信友们「效法天主,保护、守护及扞卫每一个人,尤其是最弱小者的生命,诸如病患、年长者、胎儿、穷人和边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