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七年台湾解严,是社会动荡的时代,《见证》认为教会不能在象牙塔中自我对话,应该活在当时当地,与社会对话,于是举办大型座谈会,主题广及台湾社会的各项议题,诸如选举、外劳等,轰动一时。
教宗14-16日的牧访行程中,其一重要行动是14日签署2010年的世界主教会议中东特别大会后的宗座劝谕,内容集合了与会主教对中东局势的回应,包括以巴冲突、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崛起、伊斯兰教与犹太教的对话、基督徒于中东受迫害而流徙
正因为如此,教宗邀请所有懂得对话的价值和理性辩论的人都致力于社交网络。因为当人们在谈话和认真对待那些异议人士的时候,对话和辩论会结出硕果。
总主教解释,广场上的示威者向天主教及其他教会请求为他们代祷,在政府与民众之间似乎缺乏对话的时刻,那些信主的人觉得特别需要祈求乌克兰的和平与平静,并结束粉碎了公民尊严和宪法权利的暴力。
幸好透过双方的对话与沟通,中国社会对于天主教会的误会正在逐步减少,值得令人鼓舞。最近听闻中梵双方的交谈正在进行,而且双方的分歧正在不断缩小,这说明双方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我们乐见这种对话的成果。
我极其满意我进行的几场会谈,因为我确实没有公开当面甩门,作出谴责,却实现了对话,既让别人发言,也表达了我的观点,如此一来讯息便抵达了。」
教宗在当天以弥撒为主题的系列要理讲授中,展开关於圣道礼仪的小单元,强调天主藉着《圣经》与祂的子民对话,因此,在礼仪中不可忽略读经或用其它文章代替读经,例如阅读报纸上的消息。
所有这些都是对话与合作的工作。这是真正的政治:在谈判和相互理解、不断对话和寻求解决方案。他补充道:南韩人民在韩国现场直播电视中观察金正恩发现,即使是北韩的领导人也是正常人。
也就是说,随著国家主义的出现,出现经由国家解决国家问题的倾向,因此不诉诸对话,而是提出单方面的解决之道。这样不会有相遇,却有强国欺压弱国的趋势。国家主义趋势的抬头使国际组织遇到了困难。
教宗再次表示:教会愿意和每个人在寻找真理中对话。但为了使对话产生效益,各方必须使用同一个频率。他于是重新提出设立教外人士前厅的建议,让远离教会或不认识教会的人士有个接近教会的场所,以便彼此交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