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好似一颗多年不结果的树,但我们应该感谢耶稣,因为祂像福音比喻中的园丁那样,为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向主人再求得一次宽限。耶稣的耐心不会被磨灭!
耶稣说:庄稼多工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收割庄稼。(玛9:35-38)神父也是教会的牧人,时时处处活出司铎的身份,服从基督的教导,作教友们的领头羊。
基督善牧来到世上是为服事人,而非受服事,你们要效法善牧的榜样,千万不要做‘主人’,不要做国家圣职人员,而要做牧者,天主子民的牧者。
教宗解释道,倘若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属於天主子民,是服事者而非主人,我们就会陷入诱惑,给传教动力带来重大的损害。这种危险源自教权主义,它对我们蒙受的圣召是一种讽刺。
这个意识应当帮助我们小心警觉,勿使自己成为‘良心的主人’,在与青年的关系上尤其如此,因为他们的人格尚未形成,很容易受到影响。
在「和平与爱德」弥撒地结束时,代理人向神父们献上了自己,这位神父把含有神圣主人的圣杯(ciborium)放在她的头上,表示祝福。
答:听告解的司铎是这件圣事的施与者,不是圣事的主人。听告解的司铎不能赦罪的时候,还是可以指出方向,提供得以永远留在教会内的途径。
主人知道此事后,就惩罚了那个无情的仆人(玛十八21-35)。教宗省思这个比喻时,特别谈到以君王为代表的天主的态度和人的态度。他说,在天主的态度中正义是慈悲的,而人的态度则限于正义。
“我们应该作我们弟兄姐妹的仆人,作谦卑的仆人,因为耶稣差遣我们并提醒我们,仆人并不比他的主人更大,被差遣的不会比差遣者更大。
在这个机会中,耶稣又承担了解释规诫的责任,指出他自己就是法律体制的主人。他向法利塞人说:“假如你们了解‘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是什么,你们就不会判断无罪的人,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玛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