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贱民阶层,使他们获享宪法保障的同等权益。 特克森枢机也在发言中强调了主教们应象梅瑟那样令人信服,他是天主的人,这样人民定会以信心回报。
“全印天主教协会”等社团组织更积极活跃在帮助少数派基督信仰团体维权第一线,通过法律手段帮助部落民族和低种姓的贱民。
他们是被印度社会视为贱民的劣等民族或者部落族群;部分人得以在海外获得了神学教育;一些人长期活跃在社会服务领域中。而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
天主教会帮助的人中,许多是遭到印度社会严重歧视的贱民。尽管遭遇了种种艰难困境,甚至迫害,圣言会士明确表示将坚守在传教区,重申无意离开帕当普尔。在那里,爱德华神父还主管一座麻风病院。
这是由国家民族主义团体分支所组织,原预定针对以穆斯林为主要居民的阿里格尔市所举办的回家或者再皈依宗教仪式,其计划将来自蚁蛭达利特群体(印度的贱民)至少1,000名穆斯林教徒及4,000名基督徒家庭进行再次宗教皈依
坎达马惨案的目击者辛格(AjayaKumarSingh)神父向《信仰通讯社》解释说:纪念这惨案该当成为一项动力,促使在印度遭受迫害的各少数团体,即锡克教徒、基督徒、穆斯林、‘贱民&rsquo
它引用甘地的话来说明未受教育的部落和贱民不能区分耶稣和默罕默德先知,因为他们像牛一样又哑又笨。
举例而言:在印度为种姓阶级最低的贱民(dalit)妇女服务,透过聚会和培育,力图让她们有能力保护自已,抵抗不公义。」
此外还有印度的贱民,他们虽然没有人权,却依然坚守信仰,这是他们唯一的财富,愿意为信仰而殉道。
印度约有二千七百万名基督徒,百分之六十为社会贫困的利特人,以前被称为贱民及部落人。基督徒尽管在印度十二亿人口中只占极少数,却是第二大宗教团体,仅次于拥有一亿七千二百万教徒的伊斯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