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劳苦了一辈子,还没有来得及享受晚年的幸福,他的生命就被划上了一道重重的休止符……死亡,对于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少年曾一度是那么的遥远,那么不可触摸。如今才发现生死之间仅仅是一线相隔。
生命就这么脆弱吗?生活就这么没有希望吗?这几天在阅读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作者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之一。
教宗说:要是没有祈祷和天主圣言这两片肺叶为我们灵性生命吸入氧气,我们就会被每日繁多的事务所窒息。因此,可以说祈祷是灵魂和生命的氧气。(来源:梵蒂冈电台)
圣经地名如“革责玛尼园、哥耳哥达与崭新坟墓”,不仅是历史坐标,更是神学象征与灵性地图。
信仰告诉我们,人肉身的生命来自父母,灵魂的生命来自天主。在生命的旅程中,肉身生命是有限的是物质的,所需求的也是有限的是物质的。
那更是一段我的灵性生命干枯的时期,我千万次问,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要不是今天要回头看我内在生命成长的心路历程,我都不忍心去细数自己的过往,因为这就像剥洋葱,每剥一片,都会流泪。
想一想,是呀,曾几何时,匆匆忙忙的步伐踏着每天紧张的生活节奏早已成为我生命的主调,久而久之,似乎也忘却了跋涉于生命旅途中的理由。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生命不在于保持分数;也不在于你有多少朋友,或者你如何的被接纳。它不在于这个周末你是否有计划抑或是独处;也与你是否谈过朋友,和谁谈朋友,谈了多少无关。生命不在于你吻过谁,也与性无关。
圣体是我生命的食粮,更是我生命的伴侣。在我生命的历程中,是圣体在陪伴着我,并时时激励着我走向永恒的那一位——耶稣。
我觉得,圣经就像灵性生活中的手机,假如我们能够像随身带着手机那样常常把它带在身边,或者最好记在心里,就不会在灵性生活中感到无所适从。与手机相比,圣经要优越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