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主教指出教会汲取的另一个教训,是要妥善处理传教士们「过度投入」社会、发展、教育及慈善各方面的计划。他说,这应透过加强参与灵修活动取得平衡。
因此,教宗勉励人们重温这位年轻司铎的牺牲精神,“这种源于福音的催迫使他的圣职充满活力,并引导他毫不犹豫地在每个兄弟身上默观天父的面容,向那些感到受伤的人见证天主的计划,使每个人都能生活在正义、和平与自由之中
“宗教交谈也被视为人类一齐走向天主的旅途,并且参与祂的救世计划。在这层意义上,亚洲也能帮助西方的信仰更新,通过新福传重新找到生命力,更加意识到我们基督徒对世界、对社会、对建设和平未来的使命”。
有鉴于此,他们计划使用可处理的纤维或材料生产购物袋,有意识地使用购物袋购物,而不是从商店拿取很多塑料袋,这只会带来更多的污染。
一位从南方某大城市出差回来的教会神职弟兄不无忧虑地谈及他在那里看到的情形:一些貌似基督信徒的人在教堂内外向大家散发传单,好奇的他也顺手接过了几张传单,看到上面以醒目的黑体字写着真理天书、和平于世新纪元、慈悲祷文等标题
以下是一些简短的报导:在哥打京那巴鲁(或称亚庇,在马来西亚)我们正在念(唱诵)慈悲串经时,其中一位视觉有障碍的教友开始可以看到,而且越来越清楚。感谢耶稣!
为此教宗宣布,在慈悲禧年中,耶稣会难民服务社将发起一项让慈悲动起来的全球教育活动。教宗方济各不仅为难民儿童发出呼吁,也身体力行,亲自去看望他们。
在慈悲年里,参加了门徒班学习后,李喜芬的福传热火燃得更旺了,她抛弃了世俗偏见,克服重重困难,摆脱生活羁绊,在神父的鼓励下,与郭巧芝、张再兰、贾玲芬等姊妹一起组建了义工团并行动了起来。
我们不要忘记,天主的风格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亲近、慈悲和温柔。天主总是在人身边,祂总是富有同情心,总是温柔的。基督徒见证必须走这条路:亲近、慈悲和温柔。他就曾是这样,温顺而柔和。
教会肩负使命,并将天主的慈悲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教宗方济各说:今日有些基督徒甚至司铎,把福传当作一种表面形式,借此夸耀自己的成就,这便是骄傲,自我夸耀,这是把福传贬低为一种形式,一种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