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平静如水的涵养只有内心拥有了真正的平安和深度灵修的人才能在行动中自然流露出来。也只有内心充满了仁慈、平安、包容、宽恕和大爱的人,才能拥有这种豁达胸怀,也才能见诸于日常的生活行动之中。
爱的行动是福传的法宝,他们不光在家接待来访,更是走出去看望老弱贫病的乡亲,为宋宜松、宋军善老人送去衣物,为杲春月老人送去药品,为无钱看病的宋文成母亲买药治病……他们践行基督的大爱
我与康大伯认识的时候,他言语并不多、耳背、行动也非常缓慢,左手紧攥着藏在臂弯里,听修女们说,康大伯半身不遂已经三十多年了,左手臂没有知觉只能这样蜷缩着。
相反地,我们要进入更深的层面,让道德和灵性的力量充分发挥;圣母玛利亚在那里邀请青年调整自己,好能与天主的行动相协调。」关于分辨圣召的时刻,教宗指出,圣母起初反问天使:「这事怎能成就?」
正如贝丘枢机所强调的,这四位新真福在当时受到极权主义的强烈压迫下,都渴望为人民服务,把福音转化为促进人民益处的具体行动。
我也就开始了回报社会的行动。首先我想到的是帮助贫困失学的孩子们。因为我小时候,只读了三年书,吃尽了没文化的苦。
我们被邀请进行净化的洗礼,谦虚而忠信,如同基督的前驱,耶稣的功业不是让人眼睛一亮的特殊行动,他是那么谦卑,他进入各种日常生活里,融入人们各种不同的行动中,这些是天主愿意成就的完全救恩,他以贫穷的、信赖的方式成就了
教会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类团体,因为它的建立或创立是作为耶稣基督慈爱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他亲自愿意(参阅谷3:13,玛16:18)而完成的天主的行动。但是基督是怎样创立教会的呢?通过召叫人们来跟随他。
其实,不是我们自己要选择我想信仰的天主,也不是我们希望天主如何行动,而是我们要跟随真天主,承行天主的旨意。我们自己不是天主,我们所要做的有智慧的行动是“听了天主的话而去做”。
三、圣心敬礼的传承:从神秘体验到慈悲行动通谕第四章回顾了圣心敬礼的源流:从圣奥斯定视圣心为“与上主相遇的场所”,到圣女们与基督之心的神秘契合:1)圣女玛加利大(1673年):耶稣向她展示燃烧的心:“看这颗心多么爱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