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们蒙召将希望寄托於天主,因为天主是无止境的良善与慈爱,祂照顾祂的子女,绝不遗弃那些蒙祂召叫与祂共融的人,无论遇到什麽困难。我们目前并不缺乏希望的标记。
每个基督徒都蒙召怀著爱德的精神走成圣的道路。教宗方济各接见真福安东尼·罗斯米尼所创立的爱德修会成员时如此表示。
教会蒙召为人民和大地发出呼声,展现出慈善撒玛黎雅人和传教士的面容,捍卫最弱小者,不怕为此殉道,因为「为生命丧生,胜过于活著助长死亡」。
教宗在1953年9月21日那一天发现了自己的圣召:当天是圣玛窦瞻礼,17岁的贝尔格里奥路过他常去的堂口,感到需要办告解。他遇到一位不曾认识的神父,那次办告解改变了他的生命。
今天菲利蒲·莫塔神父成为天国的管理者,天主的召叫和恩宠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的。天主在前斯里兰卡企业家菲利蒲·莫塔七十二岁高龄的暮年召叫了他。
据香港教区青年牧民委员会网站http://www.dychk.org/报道,十月十二日将举办二O一二至二O一三年度学校牧民工作者首届聚会活动,面向新入职学校牧民工作者,主题为校牧的法宝。
教宗提到,耶稣圣心传教会的成员最近数十年来虽然有所减少,但他们在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圣召却有所增加,给修会的今天和未来带来希望。青年的基督信仰培育因而也将会得到保障和发展。
圣德是上主赐予的恩典。教宗说,“当我们领受一项恩典时,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我们会很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有人爱我们;圣德的恩典令我们快乐,因为天主爱我们”。
回到家后,我跟我的夫人深深感到蒙召去分辨我们能做什么事来扶助南苏丹人民。从那时起,在我有幸与教宗方济各的定期会晤中,我们谈了很多有关南苏丹的事,萌生了在梵蒂冈举行退省活动的想法。”
周云婷(中)与作者(左)合影儿子的圣召之路周姨是辽宁朝阳市松树嘴子堂区的人,有三个儿子,老大和老二都娶妻生子,三儿子袁雪松选择了修道生活。对于儿子成了神父,周姨认为这一切都是天主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