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会议上宣读的福音,是关于载伯德的两个儿子雅各伯和若望要求耶稣让他们坐在祂左右的章节。教宗以这段福音内容为提示,对两种无法调和的逻辑进行了反省,即自我奉献和对权力的欲望。
教宗深入探讨圣若望宗徒这本著作的结构,把它的前半部分概括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谈的是处在祈祷中的会众,教宗指这个会众在聆听向他们说话的天主。他说:我们的祈祷首先必须是聆听向我们说话的天主。
每次祈祷之前,我和她们以及全家围坐一起分享圣经,分享天主为了爱他的民族以色列,引导若瑟身处他乡并享有稳固的安身之地,又利用若瑟手中的权利和善良宽恕的心,拯救主所选的以民。
普世基督徒默祷团体若望迈恩研讨会九月二十二日在香港闭幕,约四百位来自十多个地区的与会者对照东、西方灵修的异同,反思基督徒默祷的本质。
教宗在他的首篇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指出,若没有友爱,就无法建设公正社会及稳固持久的和平。他呼吁制造暴力和死亡的人放弃武力途径,并且谴责贪污行为和有组织的犯罪活动。
获选第265任教宗的若瑟.拉辛格枢机(CardinalJosephRatzinger),原为教廷信理部部长、宗座圣经委员会主席、国际神学委员会主席及枢机团团长。
他们三人加入了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时期推荐给个别地方教会团体敬仰效法的为数众多的新真福行列,因为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曾强调,每个领受过圣洗的人,不论是神父、会士或教友,都蒙邀按照自己领受的神恩和特定的圣召
关于主日的来源,教宗说:“今天弥撒中的若望福音记述复活的耶稣在一周的第一天显现给门徒们,当时他们都关着门躲在晚餐厅中。八天之后,耶稣再次显现给他们。
(若13:34-35)向基督学习,遵守主的诫命,若仅是从外表仿效他的表率,那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真正的从内心深处宽恕得罪我们的人,并在生活层面上表现出来。
但他却有一个困苦的童年,父亲在他出生前三个月病逝,母亲因家境贫穷,无力抚养这个早产儿,曾恳切发出她的祷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