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一个人不懂得停下来欣赏美丽事物,我们就不会奇怪他为何能肆无忌惮地使用及滥用一切事物(《愿祢受赞颂》通谕215号)。
那是赞颂的祈祷,妳们借以为全人类和受造界发声;那是感恩的祈祷,为上主持续施予的无数恩惠而感谢;那是求恩的祈祷,为我们当代的男女,尤其是穷人的痛苦与焦虑而恳求;那是转求的祈祷,为所有忍受不义、战争和暴力,
……你们到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讲福音……你们为我作证……直到天涯地角!”(宗1:11,谷16:15,宗1:8)。在基督圣神的推动下,基督信徒们和与天主隔断关系的人类风雨同舟,休戚与共。
它首先让我们归向基督这个人,让我们更加受他的吸引。在他内我们受召叫认出我们是兄弟和同一个天父的儿女。
教宗接着说,圣经不认识模棱两可的事物,一切受造物都有局限性,包括被古老神话奉为神明的物质,并且在受造物和造物主之间没有丝毫混乱之处,却只有截然不同。
十年前,她受神父委托抚养了一个弃婴(这个孩子已经在三年前去了天堂)。孩子长得很漂亮,又聪明伶俐,但却体弱多病,而且是绝症,这也是她成为弃婴的原因。
诚如教宗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强调的,保护地球与社会正义紧密相连,必须为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找出解决之道。
贝尔格里奥教宗进而提出,「今日人文精神的愿景不能不涵盖生态教育,促进人类与环境的盟友关系」(参阅:《愿祢受赞颂》通谕,210号)。
《神操》一书,以及协助一个人探索天主对自己生命的旨意,这些是依纳爵留下的普世讯息,在教会内外广受重视。」
教宗强调,在面对受造界议题时,青年要求我们以事实而非幻想作出真正的回应。日本的樱花美丽且脆弱,这个特性也“提醒我们共同家园的脆弱性,它不仅受到自然灾难的袭击,也因人手造成的贪婪、剥削和蹂躏而被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