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基督信仰人文主义为主题,因为我们相信如果人的使命没有基督信仰圣召,便很难建造一个令所有民族都能够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并平静地向前途开放的文明。
司买丹说:“如果我相信,那么我过去的一切已蒙神赦免,现在的一切都带有主的能力,将来的一切因满怀盼望而多么光明,我怎能不欢喜快乐呢?”愿每位信友的心中都满溢天主的平安喜乐!(王纯光)
如果我们经常关怀一下周围的人便会感触到,每天确实有许多许多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经常地在生活中、在工作上接受着考验,正处于失望、无助及贫困之中。
金钱是一把钥匙,如果用错了钥匙开错了门,我们一生一世在心灵上都要承受着沉重的枷锁。
这时,如果我上前拦住她,叫一声“妈妈”,她也许就不会走了,可我的心坚硬如石,依然心安地吃我的饭。不一会儿,母亲被左邻右舍的好心人扶回来,她老人家的脸已是“淫雨霏霏”。面对在场的“观众”,我无地自容。
当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后,生命可以由物质产生似乎是当代的思潮,但是巴斯德却勇敢提出反对,他认为如果物质本身可以产生生命,那生命是短暂,物质反而是永恒的。
若沿着教堂四周漫步引颈仰望,便能感觉到教堂尖顶之高;如果走近教堂,便可以从容不迫地观赏墓碑和雕像;也可以坐在广场的坐椅上与人闲谈。教堂内静谧、幽暗,而教堂外却是五彩缤纷,人声鼎沸。
圣方济各的和平祷词中说:“我不祈求他人的爱护,只求爱护他人……”但是如果我们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护,而去爱护他人,这现实吗?又何况去爱看不见的天主呢?可怜天下父母心。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所有的朝圣堂有变成博物馆的危险。
实质上教友和天主的关系,不单是表现在进堂上,更主要是表现在内心和行动上,如果心里经常装着天主,和天主有深厚的情感,一言一行都按天主的旨意办,严以律己,宽厚待人,怜贫惜苦,爱人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