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福音叙述耶稣使纳因城寡妇的独子复活的事迹(参阅:路七11-17)。看到一个送葬的队伍,死者是“他母亲的独生子”,耶稣就“动了怜悯的心”。
教宗的要理讲授继续以家庭为题,这一天他反思了母亲的形象。他表示,一个没有母亲的社会将是个无人性的社会,因为即使在最恶劣时刻,母亲也知道时常见证温柔、献身和道德的力量。
阿雷佐市民为教宗献上的礼物是为穷人的献仪,金银匠们也为教宗特意打造了一枚胸前佩戴的十字架,这些匠人也在目前的严重经济危机中受到打击。
埃斯基维尔一生面对了无数的危机,对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他是透过他所热衷的社会服务和「方济各精神」来加以解读的。
他在向聚集在广场上来自世界各国的朝圣信友们讲授的要理中,继续谈祈祷的主题,这一次谈的是保禄宗徒赞颂、感谢天主的祈祷。
在平常教友不多的日子里,我爱在这些大型壁画前流连,以静观默想的方式去感受画中人的意境。
老师家访看到,林颖的房间不仅收拾得井井有条,而且她还会煮一手好菜,会照顾爸爸的生活。在林颖家里,除了墙上挂着一张普通的全家福,没有看到更多关于她母亲离去的痕迹,一点纪念性的气氛也没有。
教宗在讲道中指出,福音多次呈现耶稣与群众同在:从耶稣诞生时朝拜圣婴的牧童和三王,以及作异梦的年长者,直到祂受难时为祂擦汗的妇女、帮祂揹十字架的基勒乃人,以及左盗右盗和百夫长。
终身执事职几乎完全从西方天主教会中消失了一千多年,六十年代的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其中一项重要的成果,就是“使终身执事职复兴起来,成为教会圣统内的一个本有及固定的(properandpermanent)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省思“祈祷”的主题,这一次论述了“口祷”的价值。教宗指出,祈祷是与天主的“交谈”,在人与天主的交谈中,“祈祷成了话语、祈求、赞歌和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