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双臂张开,仿佛是向苦难的众生敞开怀抱。拾阶而上,便来到圣母的最后隐居地———一座由灰白色石头砌成的方形小屋,现在是一座小教堂,基督徒称之为“帕那亚·卡普鲁”,公元4世纪左右建成。
他面露悲悯之情,仍在关心着人间的苦难。他的崇高、理想之美与茹达斯的卑劣形成鲜明对照。使主题格外突出。从构图看,画面大量的规整直线,增强了肃穆的气氛。
以此略表对大嬷嬷的怀念之情,怀念那一代的神父、嬷嬷们,怀念他们慈爱的形象,怀念他们为圣教会承受过今人难以想象的苦难,祈愿先圣先贤的光辉,激励子孙后代拥有一颗光荣天主的心。
然而,当这种事发生时,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与苦难场所格格不入的人性匮乏,令人悲恸不已。你们要孜孜不倦地做病人的朋友、姊妹和母亲。」耶稣临在於每个卧病在床的人身上,向我们求救的正是耶稣。
在援助苦难教会组织的推动下,隔天主日将在波兰举行关怀受迫害教会日。教宗对此表示:在目前不安与痛苦的情况下,我们应以热诚祈祷和具体援助支持在伊拉克及其它中东国家的弟兄姐妹们。
「泽诺神父今天向我们展现基督忠实门徒的典范:他效法神圣导师基督,俯身亲近最贫困弱小者的苦难,成了无尽爱德的见证人。
同时,他鼓励大家,在困难面前不要悲伤不要失望,我们是一个团体,互为手足,全中国天主教会几百万信众,都在关注着我们,与我们一起分担苦难。所以我们有信心为光荣天主,共同努力把教堂重建起来。
教宗强调,这些事件让我们经历了耶稣的十字架,引起不安和苦难,但同时也带来得救的泉源。
十岁时,她听了有关耶稣苦难的讲道後,便注视十字架,问上主:‘是谁这样对待祢?’上主答道:‘那些忘记我、不肯接受我的圣爱的人’。
它是很多苦难的根源,窃窃私议的行为会造成伤害。教宗解释道:「一个说三道四的人有如一个恐怖分子:他投掷炸弹,伤害许多人。切莫制造八卦的恐怖主义,拜托!我们怎样才能不说人闲话呢?咬紧舌头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