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此次培训,帮助教友们继续探索信仰的深度与广度,用爱去建立关系,通过为我们受难死亡复活的耶稣走向救恩大道,带领更多的人走向天主。(原载:ZJTZJ我存)
所以,若我们想要了解天主的慈悲,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耶稣基督的生命里去了解,去体悟,因此,我们需要透过圣经及圣教会活生生的生命传承,去聆听,去默想,去默观耶稣基督在圣经中并透过圣教会对我们的言语教导;并且通过努力效法祂以及那些已经成功地效法了祂的圣人们
耶稣在自己身上把“家”显示给了我们,祂就是“路”,而且,祂以自己的死亡与复活的逾越奥迹给我们指出了“回家的路”。“家”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今天耶稣就用“家”来描述我们最终的归宿——天父的怀抱。
站在作者的观点来解读《白兔与月亮》他是精辟的,他认为对于美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不过,有一个占上风的认识,便是认为美的欣赏和利益的计算是不相容的。
藉着耶稣,我们可以默观天主的爱;以耶稣为榜样,我们可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抵达爱天主和认识天主的高度。教宗引用耶肋米亚先知的话说,天主的爱先于我们的爱,在我们寻找祂之前,祂已经爱了我们。
家和万事兴,祈愿更多神职人员和修女们为教友们介绍、举办夫妇恳谈会,祈愿更多教友夫妇能够怀着信心去体验并观看上主给予的礼物是何等的宝贵。
终身钻研灵修神学,潜心于默观神修,已近高深境界,读者可从他的著作中窥得一二。他著作等身,已被译成多国文字,且是灵修生活的极上作品。
接下来大家观看了一段幻灯片,是对近一年来修院生活的美好回忆,有修士修女们军训、运动会、外出朝圣、分享交流等。丰富多彩的修院生活即将结束,他们将步入福传的阵营,开始新的生活,面对新的挑战。
在心灵上抱着乐观的心态是很要紧的,应有塞翁失马的心情,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要稍受挫折就怨天尤人,应抱着超性观,正如我们在拜苦路时,有这样一句话:凡天主所赏的患难贫病,意思是上主给我们这些境遇,是上主给我们成圣的磨练
老子虽不是教友,但他认同谦下不争,便能无私无我;依循自然,即能弃华取实,而这些最终导致世人反省内观,返璞归真,追究触摸到心灵的最初源头,这与圣教会奉上主为万有真原的道理,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