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接待的爱心与丰盈,是非常必要的;只要不是以自我炫耀为中心,遵循西方那句谚语,最好的菜肴是殷勤的招待,应该不会为过。强加于人、自我正义、固执己见、一言堂,是另一个形式的暴力。
此外她还坚持做义工接待,积极参加学习圣经等活动。2012年,当张老师看到参与弥撒的孩子们跑动、哭闹影响弥撒秩序时,她想了一个办法:将3岁以上的儿童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小天使奉献班。
为了迎接这次福传大会的顺利召开,姚建辉神父、施玉美修姆作了精心策划,一个多月前向沈主教提出,邀请温州的胡若望、张小鸥夫妇来堂福传;为了搞好这次活动,特意组织了本堂的唱经班多次排练了圣歌;礼仪小组为引导并接待好前来的听道者
犹记得,那位守护在青岩镇天主堂的张乐琼阿姨,每天不仅热情地接待到访的每一位参观者,更是把信仰种子埋在了参观者的心里,一封封来自全国各地饱含感恩之情的信件,就是最好的见证。
事实上,在教会新订的和好圣事礼仪里面,首先就强调,听告解的神父要友好地接待忏悔者,并且亲切问候他,让他和听告解者建立一定程度的人际关系,表示他重视这位忏悔者,关心他,肯定他是独一无二的,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这样,性侵恶行的受害者得以求助于本地教会,确保会受到良好接待,深知能得到保护而不至于受到反击,而且当局也必会以最严谨的方式处理他们所反映的情况。
再翻翻以前与乐铎的电邮,他以前在外接待我们和来内地访问的一幕幕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原来这位非裔神父是利用暑假的时间,飞到海滨小镇的堂区从事勤工俭学的,代理堂区主任主持堂区的假日接待和礼仪圣事,这是他第三次来该镇从事假日牧灵服务。看到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参与弥撒,令我非常惊喜!
他觉得父亲对弟弟的热烈接待伤了他的心。他对父亲一直忠诚,父亲从未为他办过酒席。那荡子耗尽了父亲的家产,父亲却那么优待他。这也是今日有些基督信徒们的绊脚石。
夏主教鼓励教友共同活出香港教会的桥梁角色,哪怕只是细小的桥梁,「接待内地的兄弟姊妹,让他们宾至如归,也可以响应交流活动,例如是稍后的青年聚会,以履行桥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