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团体的成长,需要有良好的教友配合”。教理中心主任刘彤萱表示,“近年新领洗人数有所增长,期望教会团体进一步提供更全面的教友培育,以减少流失”。
教宗尤其请神父们从祈祷和礼仪中汲取力量,他鼓励修会人士勤于祈祷,追求个人和修会团体的成长,并继续致力于为穷人、病人、儿童、家庭服务。
仔细回想:哪一位父母不是因着真爱、纯爱,而担负子女衣食住行,保健培育,不断成长的责任,而这种天赋的父爱母爱毫无功利可言,也不计较子女的美丑智愚、高矮胖瘦,甚至在他们身有缺陷、残疾、智有障碍不足的状况下,
歌唱赞美,双倍的祈祷,青年爱读、爱唱,采取适合青年心理的方式去祈祷,鼓励他们读圣经,每天一次主的教训,一天一个新的内容,一天一次生命的提升、成长,留住年青人教会才有希望。
你要成长,就要接受严酷挑战。生活是艰辛的,生命的帆是逆水而行的,你不仅要生活,而且要活得快乐。亡者得安息,活着的人还得勇往直前。”这是曾辉想送给灾区人民的一段话。
“教会若对灵性成长没有激情、不努力以当代男人和女人能理解的方式发言、对基督徒之间的分裂不感到忧伤,以及不因渴望向万民宣讲基督而兴奋万分,则是一个病态的教会。这些都是病态教会的症状。”
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朝向天主不会有助于我们与天主相遇,也不会让我们向他的光明和恩宠开放,在善内成长、实行他的旨意、超越封闭和困难。
音乐会开始时由林乐培女儿林家琦分享林大师生平,特别是在澳门的成长,圣若瑟修院生活,认识司马荣神父,学习音乐过程及圣乐创作等经历。
种子自身成长的生命力并未授权农民可以忽视田地……。上主留给我们的不是神学教材或有待实施的牧灵手册,而是激发使命的圣神。圣神赋予的大胆魄力促使我们效法祂的风格,这风格始终有两个特性:创新和简明。”
教宗最后总结道:「找到这些希望的种子并使之成长,是美好的事。这有助于世界不再对弱小者的呼声充耳不闻、不再冷眼旁观、不再那么封闭。」来源:www.vatican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