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日,我们发出呼吁函后,已有总会长或省会长和朋友满怀同情之心地回函慰问,表达支持;也有一些朋友立即从海外订购,运送了一批批口罩和防护服等急缺用品。还有朋友热心提供了货源。
据本堂曹神父介绍,吴主教非常关心教区的这位前辈,经常来探视,慰问老神父。今谨以老神长的简历及美好服务故事,来缅怀这位高龄长寿前辈。
“自强不息”谋发展“厚德载物”送“和风”在首届“跨文化交流与软实力建设”论坛上,叶小文发言的开篇之语意味深长——“跨文化交流的前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这时已经临近清明节了,我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后孤身一人离京返晋(前几年孩子们在京上学,我家在太原,她们是北漂;这几年她们的家在北京,我们老两口倒成了北漂了,太原的家一年空多半年),把太原家中的衣物、被褥等给了阳曲县养老院和东黄水的教友们
有一位养老院送来的七十多岁的奶奶,因为有情绪,每天拒绝任何治疗,甚至绝食,朱朱和同伴们只好耐心地讲道理,送些好吃的,老人这才会平静一些,配合一点。“其实对老年人和对小孩子差不多,需要哄。
他经常去的地方就是孤儿院、医院、养老院,他去是做义工,他关心每一个患难中的人,不要一分钱的回报。他更热心福传救灵的大事,帮助每一个人认识天主,接近天主。
常常为段老先生行圣事、送圣体的石家庄教区孙令辉神父这样评价这个热心家庭。段老及其家庭倾心教会,关爱照顾男女修生,爱护尊重神长,许多神父修女都受到他们的悉心照顾。
我们需要送他们去看医生,帮助他们做家务,保证他们吃得好。这要占用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当然,我们自己的生活已经繁忙不堪,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做出妥善安排。
首批50个暖包,18日由货车送抵高雄救主堂送给安置在堂里的桃源乡下来的灾民。19日上午再送450个到屏东内埔农工职校天主教关怀站。高雄教区原住民总铎区的马修女负责教区这个关怀站,有教友轮流来此服务。
此后,不断有人送孩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