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当天的要理讲授中继续信德年的主题,谈了人在内心深处对天主的渴望。教宗说,人都在寻找天主,即使他不知道自己有这一渴望。
她哭着说:“妈,你要不行了,我就不信教了,求也没有用!”这使我受到了震动,因为我把病苦看成是一种补赎,情愿忍受,但孩子却不理解。若为此而使孩子丢失了信德,损失可就大了。
我们教会的工作是比较多,教堂修缮、教友信仰巩固、福音传播、礼仪生活、要理学习、圣召开发、教友素质、教会形象、文字印刷等等。工作虽千头万绪,应有个轻重缓急,不要本末颠倒,弃重就轻。
弥撒讲道中,朱才龙神父为大家讲述了,在世的旅途中战斗的教会,和天上凯旋得胜的教会,及炼灵中受苦的教会,彼此相通功的信理与整个诸圣相通功的过程。
斐理伯叫你以前,当你还在无花果树下时,我就看见了你。纳塔乃耳:辣彼!你是天主子,你是以色列的君王。耶稣遂说道:因为我向你说:我看见了你在无花果树下,你就信了吗?你要看见比这更大的事!
他在要理讲授中告诫道,拥有权力和财富的人应该把它们用在为公益效劳上,而那些把权力和财富当作欺压与剥削工具的人则应该有勇气忏悔,改变自己的生活。
当天有5万多名信友在阳光明媚的圣伯多禄广场参加了接见活动。
我刚刚来的时候,脸色蜡黄,没有笑容,特别自卑,一直理性信仰看主看人,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是活着,有的人活着,其实他已经死了,我就是后者;我现在改变了很多,有了笑容,精神面貌的改观你们都看到了,白白得来的我要白白分施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从《新约》的观点论述基督徒的希望,指明基督徒的希望正是在生活中期待永远与上主同在。教宗解释说,我们众人都畏惧死亡,但复活是一个以耶稣的复活为依据的可靠事实。
历史学家斐理伯·马尔定(PhilippeMartin)说,徒步者中只有「勉强多于三分一人说他们是因宗教缘故走这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