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卡拉拉邦决定在每年8月26日,德肋撒修女的诞辰,举行孤儿日,藉以向真福德肋撒修女表达敬意。卡拉拉邦是印度全国天主教徒最多的地区,邦政府的这个决定,也受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信徒的欢迎。
据英国「基督教圣经公会」调查显示,由于《圣经》的读听机会减少,耶稣降生、亚当与夏娃(厄娃)、挪亚(诺厄)方舟和好撒玛利亚人(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等基督宗教故事正面临在未来世代失传的危机。
德肋撒修女生平:德肋撒修女1910年在马其顿的斯科普里诞生,父母是阿尔巴尼亚人,原名依搦斯·龚霞·博雅舒。19岁进入洛雷托女修会,不久被派往印度的山城大吉岭。
即使在痊愈的希望消失的时候,举目注视圣母玛利亚就会有一种更加平静的生命观。
主日的福音记载耶稣在井旁与撒玛黎雅妇人的相遇。耶稣的举止克服了敌对障碍,祂与撒玛黎雅妇人的对话打破了当时社会对妇女持有的偏见观念。教宗在讲话中,着重提到耶稣说的那句话:请给我一点水喝。
近日,第51届明爱慈善园游会在澳门南湾湖水上活动中心举办,主题为“动感曙光,爱火熔融”。
在与巴沙尔结婚之前,阿斯玛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英国度过的。优越的家境让她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1996年,阿斯玛以优异的成绩从盛产名媛淑女的伦敦精英式女校王后学院毕业,获得了计算机和法国文学的学士学位。
德肋撒嬷嬷原本属于修道院,尽可以在高墙之间,享受宁静而舒适的修女生涯。但她终究还是抵挡不了良知的召唤,华丽的绿草坪,唱诗班的歌声,既往的一切有如风中浮云,留不住她的心。
2017年教宗与圣马尔大门诊照顾的孩童(梵蒂冈新闻网)“几天之内,一切将会恢复正常”。在梵蒂冈圣玛尔大儿科门诊服务的工作人员就门诊重新对外开放如此表示。
,除非有人让我们学会怎样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毕加索)我们收到有些中国教友有关德肋撒修女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