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昨天上午在维也纳的主教座堂圣斯德望堂主持了主日弥撒,他在讲道时为信友们阐释了主日(星期日)的真正意义。这座主教座堂是维也纳最美丽的圣堂,堂内外参礼的人数达到1万5千人。
在一个直到不久前仍难以想象,如今却由科技敞开新远景的世界中,信仰还有意义吗?相信天主在今天又有何意义?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对上述问题逐一作出解答。
教宗首先引用圣马尔谷福音记载耶稣开始宣讲天国的话:时期已满,天主的国临近了(谷1,15)说:那照亮人类历史和世界并赋予完满意义的,是在白冷的岩洞内开始闪烁的光;是不久后我们将瞻仰的基督降生的奥迹,也就是藉着耶稣基督所实现的救恩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讲解有关圣灰瞻礼和四旬期的意义:“星期三圣灰瞻礼带领信友进入一条走向巴斯卦的旅途中,所以必须用守斋来走这条皈依的道路,并借着忏悔与补赎的武器来对抗罪恶的神……圣灰礼仪这一天在头上撒圣灰并不是要给教友制造悲观消极
通过比拉多的问题和上主的回答,两个词转型了,获得了新的意义。这两个词就是:“君王”和“世界”。在最初的时刻,比拉多问耶稣:“你是犹太人的君王吗?”
虽然该书并非讨论耶稣基督救恩的专著,然而思考耶稣基督对其个人与全人类在生存及灵性生活上的意义,从其高中时代就成为卡斯培本人所关注的问题,[参阅瓦尔特?
关於教宗派遣特使在圣周探访难民的意义,斐洛尼枢机解释说:「我在圣周期间临於难民中间,显然具备精神上的意义,就是要以基督苦难的奥迹,给这些人的苦难赋予意义。
南堂副本堂李玉龙神父在证道中着重为大家分享了苦难的意义与价值,他说: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经历或多或少的痛苦,属世的人无法明了痛苦的意义,只有在基督内,才能领会痛苦的价值。
根据需要还设了专题:弥撒中的摇铃与献香、大礼弥撒献香的意义、弥撒礼仪中的圣器、弥撒时各姿态的意义等课题。
孩子们有健康成长的权力,有拥有母亲和父亲权利,有出生在以婚姻奠基的家庭里,他在文章中解释,这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他们的真实身份和尊严,并允许他们在爱内学习真理、美与善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