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主教强调时间阔于空间、合一胜于冲突、现实重于观念、整体大于部份,从而鼓励青年响应当下、关心别人、实践信仰、放眼于整体;他指青年面对挑战时毋须过份忧虑,当学效圣母的勇敢。
教宗解释说,对耶稣而言,人们只是寻求祂并不够,祂还希望人们认识祂:祂希望人们寻求祂并与祂相遇,超越对物质需求的当下满足。
家庭因一种传播只顾当下的文化而受苦;修生需要由天主的人来引领,使他们受到健全的人性培育,从而在许多嘈杂中分辨出天主的声音;青年是教会和社会的未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取决于他们;爱穷人意味著对抗包括精神和物质在内的所有贫穷
令教宗深受感动的是,许多传教士「被派往外邦人中间,一辈子离乡背井」,却从未表现出一丝得意的态度;相反地,「他们意识到当下的危机,视之为分辨、悔改和更新的机会」。
——李山主教关于防控新型肺炎时期的堂区司铎牧灵建议尊敬的神父们:针对当下的疫情扩散与防控要求,北京市天主教一区两会已经紧急下发了《关于我市天主教活动场所暂停对外开放及停止集体宗教活动的通知》。
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当下,圣座礼仪及圣事部于3月25日颁布一道法令,为本年度圣枝主日及逾越节三日庆典的礼仪安排提供「通则」。
在疫情当下,我们更相信是老神父为我们转求了圣母的一种特殊恩宠,让我们在特殊时期一起相守相伴祈祷纪念。5月25日上午9:30,由苏州教区徐宏根主教在昆山市小横塘天主堂为弥额尔•季福祥神父举行殡葬弥撒。
第二个叮嘱是「亲近方能服务」: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比喻所教导的,「亲近陌生人意味著接受当下的危险」。第三个叮嘱是「聆听方能修和」:我们可曾花时间去聆听他人的心声?瑞士主教们提出这个反思。
这个主题的灵感来自于教宗方济各在《福音的喜乐》劝谕中的邀请,也就是促使堂区成为团体中的团体、亲近人民;同时,这主题的灵感也来自于圣座圣职部《堂区的牧灵皈依——为福传使命和教会服务》训令,以及新冠疫情危机凸显出来的当下社会及文化的改变
一,温良如羔羊,心境淡如水耶稣藉着对十字架酷刑的接纳,做了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当下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国泰民安、繁荣发展的国度,每日只需为自己的个人目的付出劳动,还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