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加弥禄曾过著放荡不羁的生活,后来在天主圣爱的光照下洗心革面,孜孜不倦地照料病患。他所创立的灵医会「怀著爱,慷慨地为病患奉献,在教会和社会内履行珍贵的使命,亲近受苦者」。
光启年逾七十,大小斋本可以免守,但他仍遵守不误。甚至效法神父们苦身克己,常打苦鞭、着苦衣,饮食力主清淡。他曾作《克罪七德箴赞》曰:“凡遇横流,务塞其源;凡除蔓草,务锄其根。君子式之,用涤其心。”
熟读中国唐元历史,以及中国天主教史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基督宗教传入中国的方式是和平的。从元朝时代的孟高维诺到后来的利玛窦,都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清朝时
为过好家庭教会,见证信仰和睦家庭融入普世教会宣扬福音,做光做盐。回顾他们开教宣道业绩,做为我们的表帅和坐右铭,更能增加培养我们的信仰坚定,时时事事能因主的名践实,发扬信望爱三德。
教宗还勉励婴孩的父母和代父母在天主圣言的光照下抚育他们,并为世上许多无法喂饱儿女的母亲发出呼吁,请众人一同为她们祈祷。
“成圣的恩宠无法购买和交换,但却可以领受,透过在我们领洗之日就已住在我们内的圣神,参与同样的神圣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要越来越意识到,我们与基督结合在一起,犹如枝条与葡萄树那样紧密相连。”
教宗在这个机会上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和透过广播和电视领受他的降福的人,按照教会的规定颁赐大赦。两位枢机主教也在圣伯多禄大殿的中央敞廊上协助教宗,体现了教宗在礼仪上的集体功能。
神父表示,“藉着圣母双亲的代祷,坚固我们的信德,使我们在人生有限的时光中,也能继续作地盐世光,为社会、为家庭、为教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在一起时,不是光讲论我的课程,他们还仔细而善意地了解中国教会的现况,并尽己所能地帮助中国教会的福传事业。我喜欢在交流时畅所欲言,但无奈我的英文不能把我所想的清楚表达。
但是光比它们先存在,藉着光,天主的荣耀在所有受造物的本质中反映出来。这个创世的记述在这里要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光使生命的存在成为可能,使相遇成为可能,使交流成为可能,也使知识有通往事实和真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