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圣经上也如此说,魔鬼是极大的嫉妒者。因魔鬼的嫉妒,邪恶才进入了世界。嫉妒是蛀虫,催促你毁坏、论长道短,以及毁灭他人”。在门徒们的对话中有私欲存在。
魔鬼进入了犹达斯的心中,引诱他卖主求荣。教宗指出:「犹达斯心神不宁,贪念和对耶稣的爱令他备受煎熬。而他对耶稣的爱没能化为具体的爱,却虚无缥缈。因此,他回到司祭那里,请求宽恕和救恩。
圣经教导的救恩史给我们清楚的启示:因为人从一开始就遭受魔鬼捆绑,生活在罪恶奴役之中,失去超性恩宠也就失去了根本的判断力,无法认识天主。
因此我们需要在家庭中尽可能做赞美,即使对方与我们不同,也不与我们分享相同的信仰。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建立一个相互尊重的社会,不只是相敬如宾,而是真的认为:彼此的差异是使个人更加丰富的资源。
他还提到,上主与我们个别建立关系,祂从不与群众对话;而且,上主常选择弱小者,缺乏权势者,因为祂看重我们的谦卑。 教宗当天的弥撒讲道,从上主和弱小者的概念出发。
如果,我们花些时间了解一个大罪人的堕落过程,就会发现,不论是沉浸在灯红酒绿中的小姐、嗜酒如命的隐君子,还是吸毒成瘾的麻木者、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其人性的堕落,无不与诱惑有关。
总主教说,实际情况或令不少神父埋首于筹办活动,尽管他们非常慷慨,但如果不与那位沉默、祈祷、读圣书的基督保持关系,并每天虔诚地举行弥撒、朝拜圣体,圣召和传教工作便容易陷入危险当中。
后来圣母玛利亚诞生了圣子耶稣,他救赎了世界,彻底打败了古蛇魔鬼,教会一直把这句圣经中的女人看为圣母的预像。圣母既然战胜了魔鬼,也就战胜了罪恶和死亡,所以圣母灵肉升天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一位外教朋友看她弱不禁风的样子实在可怜,领她去了基督新教,想让她在唱歌赞美中找到生活的信心和意义,可是她不会口祷,不祈祷时魔鬼就让她窒息。
圣经中说:你们要节制、要警觉,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咆哮的狮子巡行各处,寻找可吞噬的人;你们要用坚强的信德抵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