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对我们的目标是分享其生命的共融,也就是认识耶稣。认识的含义是一种在圣神内的深入的个人关系。在若望福音中,生命一词出现过很多次,它是以生命开始的,圣言就是生命,并以生命结束,赖耶稣的名字获得生命。
“可以说,我就是我的心,因为它使我与众不同,赋予我灵性的身份,并让我与他人共融。”这是教宗方济各于10月24日颁布的通谕《祂爱了我们》中的重要段落之一。
天主富于慈悲(弗二4),如同福音比喻里的父亲一样(参阅路十五11-32),不会对祂的任何一个孩子关上心房,反而会等待他们,寻找他们,并在他们因排斥共融而使自己被困在孤立与分裂中时,向他们伸出援手,召唤他们去在喜宴欢乐的宽恕与和好气氛中围绕祂的餐桌
内蒙呼市教区田磊神父本文从解读礼仪圣部的《罗马礼仪与文化互融》训令入手,以把握礼仪本地化的意义、要求与原则;再分析我们教会的礼仪现状;然后就此现状提出礼仪本地化的路径。
在暖暖的阳光下,温州教区总堂区味增爵B班全班学员在温州总堂举办了庆祝B班成立20周年庆典活动,同时邀请了堂区神父、修女、总堂负责人、B班家属及聋哑班学员共160多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
信德网讯今生不二属,白首共此心。毕生追随基督,永为基督净配,是每位修女的终生追求。
让我们在属灵的共融中与许多处在特别艰难环境中的人一起重复这句话;让我们成为无声民众的声音。让我们一起为非洲之角的人民祈求天主的救助,他们遭受饥饿和食物的不足,他们的情况更因连续局促不安的局势而恶化。
让我们在属灵的共融中与许多处在特别艰难环境中的人一起重复这句话;让我们成为无声民众的声音。让我们一起为非洲之角的人民祈求天主的救助,他们遭受饥饿和食物的不足,他们的情况更因连续局促不安的局势而恶化。
当时,这种感动萦绕着我,可能我平时总想着为教会做事,而忽略了祈祷和团体的共融,更忽略了天主的力量。
教宗在文告中强调,四旬期是“个人和团体更新的好时机,它将引领我们度过耶稣死而复活的逾越奥迹”。“在我们的生活中贪婪和傲慢、贪求获利、积累和消费常常占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