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样的现象在其他朝圣地也会发生,希望都能引以为戒,格外留意,特别在大型的教会活动中,尤当严以律己,守规遵序,让人看到我们基督徒的温文尔雅、优美谦和、良善互助、礼让有序,真正具有牺牲自我、舍己为人的博爱精神
做与不做,是每个堂区、社团和教会运动应不断自我省察的问题。教宗总结说:向贫穷人福传,把喜讯带给他们,是首要之务吗?
基督徒的心胸宽阔;他的心始终向他人开放,不是一颗在自私中自我封闭的心,从不斤斤计较。当你进入耶稣之光,当你进入耶稣的友谊中,当你接受圣神引领时,你的心就会变得开阔,宽宏大量。
教宗指出,大家都觉得总体而言自己是个好人,但这正是自我辩解的新诱惑。我们好似一颗多年不结果的树,但我们应该感谢耶稣,因为祂像福音比喻中的园丁那样,为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向主人再求得一次宽限。
10日上午高虎庆神父首先讲解了避静的意义,他说我们要学习伯多禄的精神放下自我,跟随耶稣划向深处去。刁立刚神父逐句讲解了耶稣受难时在十字架上的临终七言。
的确,与天主相遇使我们敞开心灵,告别自我封闭,加入教会的活跃团体。本笃十六世表示,信仰不是人们省思出来的产物,也不是对人生进行深入探索。
教宗表示:这个‘神圣家庭’并非自我关闭,却是敞开的,在宇宙万物和人类历史中相互交流,并进入人的世界,召唤众人参与其内。
不论是服务还是会晤,都需要走出自我:走出去服务,走出去会晤,前去拥抱他人。教宗最後说:藉着玛利亚的这种服务态度、这种会晤行动,上主的许诺得到更新,在此刻发生,就如从前那样。
倘若我们离群索居,或只度自我封闭及与世隔绝的团体生活,我们就无法传播信仰,也无法回应人对天主的饥渴和多种新形式的宗教情愫。基督徒不可只顾自己和自己的需要,这样就会助长一种精神上的消费主义。
课堂上图文并茂的视频投放与心灵鸡汤的反省,从信仰角度使每一位参与者重新审视了自我的家庭及夫妻、亲子、同事等关系,学员们泪流满面,相互祝福和宽恕,场面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