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首先指出,“我们蒙召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我们人民的心灵遭受著威胁”。一方面,规范和立法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在实际实施受到普遍承认的权利上却不断恶化,人们逐渐将不平等现象视为正常而予以接纳。
萨科枢机说,灵修避静是寻求「孤独和平静」的「必要」步骤,以便走出「行政和常规的东西,与自己和彼此相遇,祈祷,[...]唤醒我们的心灵,在思想上,精神上,社会上和教会上成熟和复兴。」
教宗接著说,与铎职相关的责任和情感能使牧者的心灵疲惫,如果我们的疲惫和忧虑是来自世俗的结果,那么,就常会在我们更新圣召时影响到我们的分辩能力。
愉快使人身心健康,心灵喜乐能看见天主,正见证了“只要把天主真正请到自己的生命中,彼此间释放出来的就是天主的仁爱与良善”这句良言。
新真福不仅照顾青年,也关注其他羊群在身心灵方面的需求。当时曾有传言说,他所给予的降福非比寻常,他的降福具有医治的能力。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无数的人在他的堂区外排队,只为能够与他交谈。
接著,教宗方济各引用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话,阐明对保禄而言,信仰「不是关于天主和世界的理论或看法,而是天主圣爱对他心灵的影响,是他对耶稣基督的爱」(参阅:2008年保禄年讲道)。
「那么,我的想法和感谢是针对许多充满爱心、而又没有喧嚣的人,今天仍然白白献出自己的生命和心灵」,最显著的是,教导孩子的父母以及医院、安老院、残疾人中心的操作人员和志愿者。这证实了教会在圣地的社会工作。
(参阅:若十四27-31)教宗指出,这里所指的,不是世界和平、没有战争的那种平安,而是指我们人人内在的心灵平安。世界所赐的内在平安是生活顺遂、心平气和。它有如「你拥有的一项物件,使你与他人相隔离」。
此外,他也提到罗马人在封城期间,如何在自家窗前或阳台上向医生和医疗人员鼓掌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并借由歌唱、弹奏音乐“建立团体,打破很多人心灵的孤独”。
第二项计划则是为住在埃塞俄比亚的南苏丹难民提供教理课程和心灵创伤后的照顾。目前,人道救援组织在难民营里提供住宿、医疗、粮食等人道救援物资,却没能照顾到难民的精神需求,虽然精神需求也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