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若对灵性成长没有激情、不努力以当代男人和女人能理解的方式发言、对基督徒之间的分裂不感到忧伤,以及不因渴望向万民宣讲基督而兴奋万分,则是一个病态的教会。这些都是病态教会的症状。”
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朝向天主不会有助于我们与天主相遇,也不会让我们向他的光明和恩宠开放,在善内成长、实行他的旨意、超越封闭和困难。
音乐会开始时由林乐培女儿林家琦分享林大师生平,特别是在澳门的成长,圣若瑟修院生活,认识司马荣神父,学习音乐过程及圣乐创作等经历。
种子自身成长的生命力并未授权农民可以忽视田地……。上主留给我们的不是神学教材或有待实施的牧灵手册,而是激发使命的圣神。圣神赋予的大胆魄力促使我们效法祂的风格,这风格始终有两个特性:创新和简明。”
教宗最后总结道:「找到这些希望的种子并使之成长,是美好的事。这有助于世界不再对弱小者的呼声充耳不闻、不再冷眼旁观、不再那么封闭。」来源:www.vaticannews.cn
教宗说,我们“基督徒并不盛气凌人,他的力量是另一种力量,那就是圣神的力量;这不是算计和狡诈,而是忠于真理所带来的力量,这是圣神在我们内心所教导并使之在我们内成长的真理。”
关于在亚洲福传的议题,俞枢机强调,“众所周知,从一方面来说,福音融入文化,使之成为一片能发芽茁壮的沃土,并且宽仁地予以接纳;同时,福传对文化来说永远是一大挑战,它要在成长的旅途上加以净化和陪伴,使之更加符合天主的计划
这些深刻挑战包括“在家庭和社会中践行基督信仰的价值观、有限的成长和发展机会,以及对社会、政府甚至教会的期望落空,因而产生的各种挫折”。三位见证者接着,一些年轻人上前发言并向教宗分享了他们的见证。
事实上,圣召绝不是封闭于个人内心的宝贝,而是在充满信德、爱德与望德的团体中成长并巩固的,正如伯多禄继承人所强调的那样。“凡是倾听天主召叫的人,不能无视那些被排斥、受伤和被遗弃的兄弟姐妹的呼声。
1845年,纽曼在他长久寻求的“天主之光”中明白,天主教正是从基督圣心中诞生的那个教会,是殉道者与教父们的教会,她就如一棵树般,在历史长河中成长与发展。随后,纽曼于1845年10月8日皈依天主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