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别人看到圣神在我们内焕发出的蓬勃生机时,他们才能向圣神敞开心灵。我们是福传的媒介,是天主圣神的工具。只有当我们完全对在我们内行动工作的天主圣神开放时,天主圣神才透过我们工作。
“复活的主邀请祂的门徒们不要自己‘制造’使命,而要等待让天父藉著祂的神来激励他们的心灵,好能参与传教使命,将这见证从耶路撒冷扩展到撒玛黎雅,越过以色列的疆界而抵达世界的边缘地区”。
教宗首先指出,“我们蒙召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我们人民的心灵遭受著威胁”。一方面,规范和立法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在实际实施受到普遍承认的权利上却不断恶化,人们逐渐将不平等现象视为正常而予以接纳。
萨科枢机说,灵修避静是寻求「孤独和平静」的「必要」步骤,以便走出「行政和常规的东西,与自己和彼此相遇,祈祷,[...]唤醒我们的心灵,在思想上,精神上,社会上和教会上成熟和复兴。」
教宗接著说,与铎职相关的责任和情感能使牧者的心灵疲惫,如果我们的疲惫和忧虑是来自世俗的结果,那么,就常会在我们更新圣召时影响到我们的分辩能力。
愉快使人身心健康,心灵喜乐能看见天主,正见证了“只要把天主真正请到自己的生命中,彼此间释放出来的就是天主的仁爱与良善”这句良言。
新真福不仅照顾青年,也关注其他羊群在身心灵方面的需求。当时曾有传言说,他所给予的降福非比寻常,他的降福具有医治的能力。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无数的人在他的堂区外排队,只为能够与他交谈。
接著,教宗方济各引用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话,阐明对保禄而言,信仰「不是关于天主和世界的理论或看法,而是天主圣爱对他心灵的影响,是他对耶稣基督的爱」(参阅:2008年保禄年讲道)。
「那么,我的想法和感谢是针对许多充满爱心、而又没有喧嚣的人,今天仍然白白献出自己的生命和心灵」,最显著的是,教导孩子的父母以及医院、安老院、残疾人中心的操作人员和志愿者。这证实了教会在圣地的社会工作。
(参阅:若十四27-31)教宗指出,这里所指的,不是世界和平、没有战争的那种平安,而是指我们人人内在的心灵平安。世界所赐的内在平安是生活顺遂、心平气和。它有如「你拥有的一项物件,使你与他人相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