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活着的基督在天父面前为我们转求,好使我们的信德不至於减少。多少次,我们要求司铎祈祷,因为我们知道司铎的祈祷具有一定的力量,尤其是在弥撒祭献时。
教宗以3个要素期勉《公教文明》团体:不安於现状、不自满,且要具有想象力,同时推举3位耶稣会士作为主保,帮助他们在自己的使命中继续奋勇向前。第一个要素是不安於现状。
犯罪就是远离天主的恩宠,犯罪就是将天主锁在门外,让魔鬼进入自己的心,然后内心欺骗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下次办完告解就再不犯了。其实,如果不真正悔改,很快就会有下一次,依然是同样的模式。
一个拼命挣钱的人,事业看起来是成功,妻子、孩子、房子、车子,但为了这些却忘记了自己的信仰,不进堂不念经,不办告解……这样的人,既然你赚得了全世界,而赔上了灵魂,为你有什么益处呢
并盛赞张神父在改革开放的80年代,不辜负天主所赋予的使命,没有辜负主耶稣基督对他的召唤,更没有辜负天上慈母圣母玛利亚的陪伴,依然保存着珍贵的信仰从遥远的青海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熟悉的教友中间,无怨无悔地用自己的身心
他们说:‘不,这个不能做,一切全都清清楚楚,不能做!那些人是罪人,我们要远离他们’。很多圣人也遭到迫害和怀疑,例如圣女贞德、圣女德肋撒和真福罗斯米尼(Rosmini)。
还不照样勾心斗角、谈论是非、以不公道的手段牟取小利益,占小便宜、麻将不离手……似乎这不是罪,也不怕天主惩罚。因为在我的身边常常会遇到类似之事,让人感到心寒,何况在天之父呢!
教宗谈到今日人类的自相矛盾,吁请青年欢呼耶稣激发的喜乐,即使世界想方设法使他们麻木,屡次堕落的成年人缄默不语。
换言之,在过去可能具有意义和重要的事物,如今似乎不再有存在的空间。因此,在不确定和不可知的未来面前,我们能够习惯于抱著一种疲倦的希望来度日。一切似乎都在正常地进行,但实际上信德却在消耗和受到损害。
当圣人派遣他的弟兄到撒拉森人即非基督徒的地方去时,建议他们不要去争吵或争执,却要迁就于每一个因天主的爱而受造的人。教宗说:不争吵,不争执,这也适用于司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