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轻时发现自己有司铎圣召,24岁时晋铎,在罗马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后返回美国。回国后,舒恩开始在郊区担任副本堂神父,他的讲道广受信众的欢迎。1926年至1950年期间,他在华盛顿天主教大学教授哲学。
第三个词汇是‘克苦’,任何形式的尊重都来自于克苦的态度,就是懂得舍弃某些东西以获得更大的利益,为了他人的利益。克苦帮助我们改变掠夺性的态度,在克苦内具有承担分享与尊重以及关爱生态关系的形式。
每个人,不论他属于少数或是多数群体,都有权利在祖国生活,并看到自己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获得保障。」
“这种生活只从损害他人的情况中获得利益和好处,无可避免地导致内心死亡。有多少人说他们自己接近教会,是神父和主教的朋友,而他们只寻求自己的利益。他们是虚伪的人,能摧毁教会”。
教宗答道:“首先,批评总是有帮助的…我总是从批评中获得益处。”但“我不喜欢在背后批评,这不诚恳,也没有人性。批评是建树的一个因素,如果你的批评不公正,你就该准备接受回应、进行对话,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祈祷使他们获得释放,一场地震动摇了监狱的地基,所有的门立时打开,锁链也被解开了,狱警以为囚犯都已逃走,准备自杀。就在这个绝望时刻,基督的救恩之光来到,狱警接纳了门徒们,领他们去洗伤,并接受了圣洗。
许多时候,服刑人出狱后必须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却得不到这个世界应有的信赖,甚至为生存而获得具有尊严的工作机会也遭到拒绝。”
1969年起,当地主教热切渴望这礼仪获得认可;1988年4月30日,圣座礼仪部予以批准。在将临期第一主日的弥撒中,教宗方济各强调,这段时期是基督徒望德的根基。
199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女王授予她大英帝国勋章;1998年,她在孟加拉国获得公民身份;2004年,该国授予她「独立日奖」,这是达卡政府授予的最高荣誉。
对此,皮扎巴拉蒙席强调,“耶稣的诞生并没有消除祂那个时代的任何政治、社会和经济悲剧,祂来不是要改变当时的社会结构,不是要取得世界的权利,而是要获得人心。正是这样祂改变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