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踩在夹杂着柔软的细沙的山阶上,“沙沙”声打破了傍晚的寂静,敲醒了路边小草沉睡的梦,也击碎了我内心深处的那片宁谧的芳草地。
渭南教区葛家沟会山陕教区第三任主教元启昇留存下来的窑洞堂,堪为教会珍品,1986年笔者在葛竟维神父(尚健在)的协助下,亲临现场观看窑洞堂和窑洞外小场地,洞外被农民恳挖,直至窑洞口,无法站立,更难拍照。
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永不妥协》,它写的是发生在阿尔伯特山教堂的一件事:这座教堂以接受难民和新的移民著称,但有一条件,即:必须信仰天主,否则必须离开。
这块墓碑是1981年11月在扬州城西扫垢山南端发现的。墓碑系青石制成,碑额呈半圆形,通高29.5厘米,宽25.8厘米,在碑额上方线刻一组画面:中间是嵌有宝珠纹饰、用双线勾成的“十”字架。
教宗强调,人无能回答世上的痛苦与罪恶,唯有天主耶稣基督能;祂临在於苦难者身上,接受加尔瓦略山的苦路,藉此与每位受苦者打成一片。
当天的福音把我们带回到加尔瓦略山(若十九25-27)。除了若望和几位妇女外,门徒们都逃走了。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站在十字架旁,暴露在众人的审视和评论之下:那个就是犯人的母亲!那个就是反动分子的母亲!
他走遍以色列的山上水水,只为与我们每个人单独地相遇,耶稣爱我们的心情恰似仓央嘉措所写: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hellip
西堂本堂张洪波神父代表堂区欢迎来自各堂区的年轻教友,并特别为北堂青年礼仪服务组在7月29日九公山安葬活动中的突出表现点赞,为青年们谦卑服从的精神点赞。
这是旧约中,在西乃山,天主透过梅瑟所颁布的十诫。在新约的时代,我们有新的天主的法律。
娄塘圣伯多禄堂,位于嘉定北面6公里,这座圣堂是明末清初吴渔山神父所建,是一所老式的圣堂,共四间,后有更衣室,堂西侧有一大厅,完全是古建筑。四周有小楼房,场地十分广阔,环境十分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