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建议谆谆教诲信众“更热爱《圣经》”,鼓励他们携带自己的《圣经》进行祈祷和敬礼。声明告诫说:“故步自封、专注于建制的教会,并不能令圣言成为建立正义和平的工具。”
保禄和息拉的颂歌产生了巨大的力量,使阴森的牢狱变成了敬礼天主的聚会,人们在聚会中宣报了福音圣言,并举行了洗礼(31节)。“以圣咏、诗词及属神的歌曲,互相对谈,在你们心中歌颂赞美主”(弗5:19)。
圣堂中端庄的仪表才是我们虔诚敬礼天主的动力和保证!圣堂中做得十分完美了,生活中才可能不断地去表现、宣讲、生活信仰!
其次,在具体的情况中,这项绝罚禁止受绝罚的人:1,在弥撒圣祭或其它一切敬礼中,担任任何职务;2,举行圣事或圣仪或领受圣事;3,担任教会的任务或职务或行使治理的权力。 问:这种绝罚如何解除呢?
教宗赞赏这信德之所随后,费尔南德斯枢机写道:“教宗非常重视朝圣信友的热心敬礼,因为他们反应了旅途中教会的美,这个教会寻找圣母怀抱的耶稣,并把自己的痛苦和希望放在圣母的心中。”
对这些参与修复工作的人来说,能够使这敬礼场所重新开放,是他们的一个“灵性的旅程”。为了这项工程,筹集到8亿4千6百万欧元,捐献者共34万。教宗强调,国际间慷慨解囊,为修复工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虽然身为外国人,但韩德力神父从心里有着对中国近乎狂热的爱,因为他所属的圣母圣心会就是为这个国家而成立的,牧灵于长城外广袤的土地。会祖南怀义神父就逝于斯,安葬于斯。
那是在顶层的一个小阁楼,小阁楼的对面墙上挂着一尊圣母无玷圣心像,前面地上立着一张简易的跪凳。那是我前妻经常向圣母祈祷的地方。我向她解释。亚玲真是个热心教友。听了我的解释,我发现她对我的前妻肃然起敬。
1915年千斤沟七号教堂第一位本堂神父———劳神父(比利时人)属于圣母圣心会。1916年由于瘟灾,劳神父病死于千斤沟七号村,七号村东设有劳神湾,即:七号教友死后埋葬的圣地(直到现在仍有使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同耶稣的圣心结合。否则,我们是在法利塞人那边,也就是远离天父,我们即便是遵守教规,常上教堂。如果没有这种深入的善良和宽恕的情操,我们就没有跟天父结合,也没有跟耶稣圣心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