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网络科技,两小时的聚会不仅在教区视听中心网站上作直播,还连线至多伦多、悉尼及台北的华人教友团体进行即时视频对话交流,更让一位在印度加尔各答服务的香港教友传教士与现场观众分享生活体验。
那时在圣玛加利大堂没有参加任何善会或信仰团体,信仰生命得不到滋养,不但生活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对自己的生命更感到迷茫。就在这信仰干涸的日子中,天主再一次召唤了我。
那时在圣玛加利大堂没有参加任何善会或信仰团体,信仰生命得不到滋养,不但生活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对自己的生命更感到迷茫。就在这信仰干涸的日子中,天主再一次召唤了我。
本文不用“官方教会和非官方教会、爱国教会和忠贞教会”等带有争议性的称呼,而用“地上教会团体”(或公开教会团体)和“地下教会团体”(或非公开教会团体)比较中性的名称。
自1985年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启动世青节以来,吸引了各国青年代表云集一起分享信仰经验,见证主内的共融。
教宗提醒全体主教在与伯多禄继承人的共融中,有义务守护基督的教会,服事教会,不做主人,却要做仆人。在这层意义下,教宗不是最高主宰,而是最高的仆人,是天主的众仆之仆。
教宗最后提醒,「在这股更新的城市传教动力中,平信徒务必与他们的牧者保持共融,懂得提出福音的核心,而非它的『附属品』。唯有秉持那尊重人的态度,才能向前迈进,才能提供福音的精髓」。
而这位天主的人是一位具有深刻共融精神的人、完全地把自己交托给天主的圣意。他也是教会的人,不断强调教会是为了宣讲和彰显基督奥迹而存在的。
这种神圣的宴席的前提是大爱共融,犹如爱的家庭,如果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夹杂些不和谐只会让人感觉心烦和有欠修养,破坏神圣氛围的行为更是对圣宴的不尊重。作为基督徒遇事要想我来干什么?别人什么感受?
在基督内生根就是在与教会、与所属修会家庭、与在俗信友的共融中表达出来,体现在各项传教使命上,换句话说,就是从默观生活到照顾病人和老年人,到新福传的使命,尽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