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额我略‧尼撒说:‘不是天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也不是月亮和太阳,更不是星星的美丽,不是任何受造之物,只有你是那超越任何智慧的本质的形象,你相似不会腐朽的美丽,是真正神性的烙印,是真光的肖像。
例如:以前我觉得花长时间接受听觉训练是一件苦差,如果可以选择便不会参加。但相比之下,现在我会说:“好吧,就让我把这几个小时的课程献给天主吧。”到最后我倒很享受这些训练呢。
耶稣的死会不会同样证明在这个世界上善的软弱无力?耶稣在评价他百姓的领袖时也说了类似的话:先知和义人常常被处死(参阅玛23:29—36)。
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愿您在美好的天乡做我们的中保,继续扶持你一手复兴的教区,拓展基督的神国。”张建方修士(在教区办公室工作): 老主教的去世让我感到很悲痛,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慈父。
可是这个讯息也告诉我们天主不会让人把他拒在千里之外。他虽然经由马厩进入,却找到了空间;那些看到他的光,并把这道光传出去的,也大有人在。
为喜欢独处的我来说,静默不是问题,不但不会感觉寂寞,还有珍惜这样的传统和习惯。外在的静默固然完全必要,但内在的安静更为重要,也不容易做到。
你会有和基督同在的感觉;或者被天主的爱深深感动,觉得心神被提升,心内平安;或者有向善的意愿;又或只觉得快乐,安然满足于天主的临在……”(MaxOliva)每次拥有这样美好的经验,产生这样的神慰,无论祈祷多长,一定不会枯燥乏味
也许有人会说,我还没认识造物主,不会默想祈祷,不知如何向主基督祈求,我也能有神慰吗?
如果我们这样看待天主,不追随天主的引导,我们便不会感到满足。因此,教宗说:我们必须从心灵里除去敌对的思想,确信天主是全能的爱,他什么也不除去。
(罗12:9,15)然而,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大家的意见不会时常相汇。可以预期分歧冲突会带来张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张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