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恭读圣路加福音12:49-53这段福音在表面上令人震惊,但实际上是耶稣宣示祂使命的深刻宣言,带有末世论的张力与神修上的火热。1.「我来是要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么切望它燃烧起来!」
(玛8:25)然后耶稣便平息了海面的风浪。当耶稣被悬在十字架上时,他再也感受不到他与天父紧密相连。他极度悲痛地喊叫:「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
这种话正是主耶稣比喻中那个可恶又懒惰的仆人(玛25:26)常挂在嘴上的。若说读不懂圣经,是谎言——难道耶稣门徒比我们更有文化吗?保禄论及当时的基督徒说:弟兄们!
这段福音教导我们,所有人都需要进入天父的家,分享祂的喜悦,加入慈悲与友爱的筵席。要理讲授结束後,教宗提到5月13日周五是法蒂玛圣母纪念日。
普世博爱运动会长傅玛利(MariaVoce)女士和另一位会长莫兰(JesusMoran),以及卢比亚诺所属菲耶索莱(Fiesole)教区主教梅尼(MarioMeini)迎候了教宗。
《最后文件》是《工作文件》的补充,从《路加福音》记述厄玛乌门徒与复活基督的相遇获取灵感。《文件》分为三大部分:与他们同行、他们的眼睛开了,以及他们随即动身(参阅:路廿四13-35)。
事实上,祂的门徒不会在十字街头立著祈祷,为显示给人(玛六5)。教宗说:耶稣不喜欢虚伪。真正的祈祷是在良心和心灵的私密处完成的:旁人不可知晓,只有天主能看到。这是我和天主之间的事。
依照《若望福音》的记载,耶稣在最后晚餐后向天父祈祷说:求祢光荣祢的子,在祢面前光荣我罢!赐给我在世界未有以前,我在祢前所有的光荣罢!(十七1,5)。教宗问道,苦难已临到门前,耶稣祈求什么样的光荣呢?
“当疾病来敲我们的生命之门时,我们内心就更加需要有人在我们身旁注视我们的眼睛,握住我们的手,温柔地照顾我们,如同福音比喻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
教宗主持清晨弥撒(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4月4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特别祈愿没有人在这全球疫情下投机倒把。教宗说:「在这混乱、艰难又痛苦的时刻,人们常有做事的机会,可以多行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