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的天主教传教区改革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适逢教宗本笃十五的《夫至大》(Maximumillud)(1919)宗座通谕发布的百年之际,追忆天主教教会官方训导对于上一世纪教会传教区活动的伟大的革新之见亦成为绝佳时机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真理的光辉》通谕里指出:因信而得的知识,看来像似不齐全的形式,需靠个人逐步澄清而臻于完善……由启示而来的真理需要用理智之光来理解。
通过多默的问题,我们得到了主耶稣更多的启示。主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到天父那里去的路不是乘汽车、不是搭火车、也不是乘飞机,耶稣基督是这条通天大道。
所以,经久不衰地推行包括教理、教宗通谕、牧函在内的学习圣经活动,用耶稣基督的“健全道理”喂养天主子民,就成为时代的要求,也是神职人员的主要责任。
此时的白吉太已经通读了《圣龛中的呼声》,明了了拜圣体的重要性。于是他填了自己的名字。第二天,他安顿好店里的事情后,晚上九点左右来到了教堂。
后来,在南怀仁和殷铎泽两位神父的斡旋下,康熙帝最终下令:洪若等五人,内有通立法者亦未可定,着起送来京候用;其不用者听其随便居住。1688年2月7日,传教团终于进入北京,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慈母与导师通谕中表达,建立一个普世万善的归向(cf.nn.30and33)。很明显地,政府有职责给予游民,为其个人与家庭尊严,提供需求,将作为国家社会执政者所应善尽的责任,放在心上。
阿洛伊斯继续表示:教宗本笃十六世希望通过他的通谕和教导将他的牧职集中在信仰的根基上。教会只有从这里才能发现如何在现代世界生活。
的确,就像我在《天主是爱》通谕中所写:「教会是在世上的天主家庭。在这个家庭中,不应该有任何人因缺乏维生所需而受苦」(25号)。
(《在希望中得救》通谕37)3.不同的教父都将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视为耶稣本身,而遭遇强盗的人,则视他为亚当──我们自己由于罪而受伤害和失去方向的人性(参阅奥利振《路加福音讲道》三十四1-9;圣安博《路加福音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