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这份信赖,我们知道天主不遗弃我们。让我们满怀热情开始感恩祭典,坚定于信德。弥撒讲道中,教宗谈到信德来自天主,但人类理应回应天主的行动,与耶稣基督建立个人关系。
(格后1:3-4) 当德肋撒姆姆将那些被人遗弃的人洗干净、放在床上的时候,这个病人说:我活着虽然像条狗,但去世的时候却像天使一样。如果你突然向某个大街上的乞丐说声耶稣爱你,你会得到怎样的答复?
可是世上肉体的母亲,虽对孩子慈悲,也有一定限度:有时耐心不足,有时为了私利,失去了母亲的美德,冷酷无情,遗弃儿女。圣母却不这样,她是“虽至洁不弃污者,虽全善不绝恶者”。
没过多久,我结识了一位朋友,和我很能谈得来,他关心我,体贴我,爱护我,而且他和我一样,都有过那样的经历,都被对方欺骗了、遗弃了。我感到和他在一起时我很幸福,于是我有了离婚的念头,想和丈夫分手。
他们是宗教知识分子,他们有权威,用自己的理智所制定的伦理来诠释子民的要理,而不是藉着天主的启示教宗说:谦卑的子民被这些人遗弃和打击。今天,这些事也在教会内发生。
友爱的义务要求我们寻求正确的分享方式,以免出现过於富有和一无所有者之间、遗弃者和被遗弃者之间的不均衡。唯有民族融合的道路才能给予人类一个和平与希望的未来。
他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他所肩负的是我们的疾苦;他所承受的是我们的疼痛;……他被刺透,是因为我们的悖逆;他被打伤是因为我们的罪恶。
教宗引用他非常喜爱的其中一个基督徒希望的象徵符号锚;锚显示我们的希望不是空洞的,不单单依靠个人的意志力,而在於天主绝不遗弃我们的保证。
耶稣升天时,祂也把人性,祂在童贞圣母胎中取得的我们的人性带到在天之父身旁,从此再也不会将之遗弃。如同锚那样,我们要将希望牢牢地拴在那位於天父右边的人性上。我们要让这希望成为每一个人生活的动力!
教宗引用该国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GarcíaMárquez)的话勉励他们说:面对压迫、掠夺和遗弃,我们的回答是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