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副主编在仪式上说:“我们愿意为民族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我们对国家、对社会应该承担的一份责任。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这个理由成了司铎热爱耶稣奥体“教会”的力量,并为教会承担各项责任,这些责任是司铎圣秩、举行圣事、宣讲天主圣言固有的本质。问:内格里主教,一般来说都是堂区教友在请求神父为他们祈祷。
他讲话的中心思想是:2010年度的好坏,全赖每个人如何尽自己的责任与天主的恩宠合作。教宗说:“在这圣诞后第二主日,也是新年度第一个星期天,我很高兴再次祝福各位享有天主赐给的种种恩典!
梁连峰、郭海军修士分别讲授了仁爱、宽恕、悔改、十诫、责任、福传等课题,使教友们深受鼓舞。教友们热烈讨论、积极发言,并立志在今后的生活中力行仁爱、实践主的教导,做个名副其实的基督徒。
对和平的追求也是我们每个人面临的挑战,尤其是你们中那些有责任通过耐心的外交工作为人类大家庭追求公益的人。
教宗本笃十六世6月17日上午接见了前来梵蒂冈述职的印度主教团的一组主教,特别谈到主教对司铎和修会会士的责任并勉励他们推动印度教会的合一。教宗也邀请印度司铎们为彼此相爱作见证,超越种姓和种族的藩篱。
这个名为「网上乌达斯」的网站〈http://www.undasonline.com〉提供多种礼仪祷文,让身处海外的菲律宾人用来悼念离世亲友,从而履行追思已亡的宗教责任。
教宗的文告不仅鼓励或推崇青年人的积极角色,也告诉人,这是以教育者负起责任的工作为前提的。隆巴尔迪神父提到,教育工作者不仅是父母和老师,政界人士和传播工作者都是。
司铎之培养法令不断培育圣召是整个信友团体的责任。教友传教法令教友想维持与基督融通,就有权利、有义务作宗徒。东方公教会法令教会内的分歧,无损于她的合一,却反映出灵修的多彩多姿。
我们大家都有责任行善。我认为,人人做好事的这条诫命是走向和平的美好途径。若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他人做好事,我们能在行善这件好事上相遇,我们要推动相遇文化:我们极其需要这样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