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基金会与美国美慈组织已筹集到价值近一千万元的紧急救援物资,美国政府拨款30万美元用于支援中国灾区人民,这些物资正陆续发往陕西、四川、重庆、湖南等地的重灾区。
该组织6月5日至8日在美国纽约召开世界会议,教宗方济各为此发表视频讯息,赞许与会者「秉持福音精神、按照教会训导热忱地推动教育使命」。
教宗继续说:「他们是名义上的基督徒、坐在客厅里的基督徒、参加宴会的基督徒,但他们内心生活不符合基督信仰,而是世俗精神。一个人如果自称是基督徒却按照世俗精神生活,他就远离了那些向耶稣求救的人。
(梵蒂冈电台讯)圣座东方教会部按照往年传统,于四旬期开始之际,向全球各地方教会的主教和信友发出呼吁,邀请每位基督信徒在精神和物质上长期支持圣地教会团体的需要。
尼科尔斯枢机(梵蒂冈新闻网)「信赖基督被钉十字架的牺牲和祂的战胜死亡,并以英国人在二战期间对抗纳粹主义,及其后从事艰难重建工作的独特牺牲精神为榜样;这样,国家便能克胜今天全人类所面对的医疗与社会新危机。
联合声明最后表示,欧洲基督教协会和欧洲主教团委员会,“邀请欧洲所有的牧者和基督徒、堂区和教会团体,以及每位善心人士关注这个受造界时期,本著大公精神活出这个时期,在祈祷和行动中联合在一起”。
交流工作情况,到教堂建得漂亮的地方参观学习,也到国外朝圣;五是开展年青教友喜结良缘活动;六是开展从小事做起,我为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家庭作贡献活动;七是开办慕道班,吸收新成员;八是凡碰到地震水灾等,开展捐款扶贫活动
特别是精准扶贫,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富有。我们的企业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社会给的,我们也应该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亚洲各国六十年代教会社会工作是专注于慈善救急灾难的服务,七十年代后增加了社会福利的观念,进入八十年代时与慈善福利并兼的是更积极的推行发展工作的服务,自梵二大公会议后以及历代教宗的通谕提示,教会社会工作的基本精神
在新春前夕,苏州常熟堂区的微爱心组在所属堂区内,开展了一年一度的节前走访、慰问活动,探望对象有高龄老人、常年卧床、年迈体弱,行动不便、常年无法进堂的老人和精神病患、智障残疾以及孤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