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感情十分丰富,正因为如此,它也不单单只是爱而已,会衍生出讨厌、嫉妒、羡慕、仰慕、欣赏……等,而最令人窝心的,也就是「爱心」了!常常在生活里体验到「助人为快乐之本」的道理。
复活不是回复到现世的生活,而是一个不同层面的,精神化了的生存方式,不再有物质和肉身的需要:不再会饿肚子;不再会觉得冷;不再有“食色性也”的需要,但是一切正当的、高尚的希望和期待(例如:对永恒的爱的希望)
在伊拉克反叛分子的袭击阻止不住的背景下,当地的明爱机构继续进行养活人民的工作。据这个人道组织的负责人尼桑向信仰社作的表示,“需要援助的人数日益俱增,伊拉克明爱组织很难满足所有的要求和需要。”
教宗启程前,于上午在首尔的明洞主教座堂主持一台弥撒,为朝鲜半岛的和平与修和祈祷。他在弥撒讲道中强调:朝鲜半岛的人民是一个家庭的成员,只有对话才能克服差异。
张世斌神父致开幕辞,他说: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主教也非常重视并尊敬长者。修女们基于实践爱主爱人的信仰,见证福音爱的精神,兴办起了进德老年公寓。
这就是爱吗?这就是基督之爱,天主之爱吗?如果不是来自天主,人哪有这样的耐心承受这种没有任何回报的事情和这无私奉献的一个个日出与日落啊?
欧瑟亚先知书与亚毛斯先知书区别在于亚毛斯先知主要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及人间正义之爱,欧瑟亚先知主要讲天主对人的爱和人应当归还给天主的爱。
“没有爱就没有自由。随心所欲的自由不是自由,因为它只考虑自己,不结果实。唯有藉着爱:这是使我们获得自由的基督的爱,而且这爱将我们从最险恶的奴役,我们的自我中解放出来;可见,自由随着爱而增长。
“信德”去年5月20日第4版引用一个报花——“祈祷的手”,有的读者可能不太在意,殊不知它蕴含着一段感人肺腑的爱的佳话,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皆驰名于世。
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做更大更多更好的善事,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却很难遇到做大好事的环境和机会,因此也就应当调整思维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就像被誉为穷人之母的印度德肋撒修女所说的那样,怀大爱,做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