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年前利玛窦以及耶稣会的传教士们在南昌,在和中国士大夫的交往中更迫切地意识到尊重和赏识当地文化的重要性,利玛窦在南昌的经验是这次研讨会的主题,这个历史上的经验也是我们当下中国教会在神学、礼仪以及牧灵福传等更有启发性的历史之镜
世界告诉人:多赚钱、多享福,身居高位,受人尊重,才是有福气的人生。而耶稣却说: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为了我而辱骂迫害你们,捏造一切坏话毁谤你们,你们是有福的。
教宗指出,「我们必须从祂身上学到,我们向赤贫者传报大喜乐时,若不秉持尊重、谦逊,乃至於受辱的态度,就无法成功。福传不可傲慢,它必须是具体、柔情且谦虚的:这样福传才会充满喜乐。
我说这是应该的,我们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地方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教会也应该有具体的培育计划,教会是要为教友们提供牧灵服务,但不等于是说要一味地迁就教友们,而是要根据教会法典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给教友们制定出一些关于婚前培育以及领受其他圣事的指导原则
这些情况有时处於缄默中,经常得到了默许,那些本应让他们神圣权利受到尊重的人却没有尽到义务。教宗指出,没有十字架就没有基督,但若没有十字架,也就没有基督徒。
她使濒临死亡的人得到了应有的尊重;1950年她创立仁爱传教会。清贫、贞洁、服务是她们的誓约。会章里写道:我们的目标是让耶稣在十字架上对灵魂之爱的无尽渴望得到满足。
为了达成这些目标,必须采取尊重各民族和各文化权益的观点。(参阅:《愿祢受赞颂》,144号)」教宗指出,人在「剥削环境」时,「非但没有深谋远虑地思考问题,反而会单纯试图刺激短期的经济成长」。
(格前13:4-7)爱,使我们懂得尊重生命,因为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爱,不拘于外在的形式,即使受到限制,我们亦懂得用微笑去面对。在爱的过程中,我们懂得了胸怀远比大海更宽广。
家里面直接或间接过多的严厉管教、冷漠、错误的陪伴方式、对孩子过多的指责、个人的要求得不到尊重、缺少重视、指导、过多的赞美或者毫无赞美,缺少爱和温情。
周神父指教会陪伴青年时,教会、信徒和学校一方面要分享真理,给予成长的「正能量」,另一方面要尊重他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