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墓地后去了上次造访却关门的圣若瑟教堂。不出所料,星期日教堂门开着,有两位老姆姆只能讲法语,她们只能根据我们的英文发音在地图上指出中国、老挝以及印尼。
在我住所旁边有一间小教堂,有近九百年历史,最早是本笃会使用。教堂门口是墓碑群,罗哲修士便葬在此。天主教圣体灯亮在左边,右边有十字架,方便新教各派祈祷。泰泽的合一理念从形式到实质都非常完美。
来到教堂,神父、修女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虽然我生活在农村,条件也不是很好,但是当我看见神父修女的住房时,我还是惊呆了。仅有的四五间土房,由于在去年地震中受损,现在已经成了危房,手指宽的裂缝清晰可见。
在圣枝主日之前的日子里,数千名教友,全部是外国人和天主教徒,占据了礼堂、圣若瑟和圣德兰两个教堂,与主教接近。
今年的马槽采用柏树枝、银杏叶、稻草、芦苇等有机材料搭建而成,寓意“天主借万物彰显祂的美善”(智13:5),人类愿意在万物中朝拜赞美主;同时取消了一些塑料的彩门彩带的装饰,代之以五彩缤纷的鲜花和圣诞蜡烛装饰教堂和马槽
但这里的教友们朴实善良,热心虔诚,无论那个堂区兴建教堂或者有重病患者需求帮助,教友都是慷慨解囊。
现时,共约有五千名教友在这些堂区的四座木造教堂参加他主持的礼仪。
我遂手忙脚乱地向班主任请了假,还未得到批准,我的脚步已经离开了老师的办公室,乘车马不停蹄地赶赴教堂。 我心情无比激动地坐在车上,眼睛直往窗外张望。
5月18日,妻子从信德网上看到了那幅“地震中受损的绵竹天主堂”的照片,看着看着,妻子哭了,她边哭边说:“教堂都塌成了这个样子,我们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稣还守在这废墟旁啊。
首先见到的是教堂内非常干净整洁,教友们大部分进堂后,找到位置就坐,然后就有几个小孩抱着他们堂区自制的歌本,分发到每人手中,接着又分发今日礼仪的专用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