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道,在作出这道手谕中的决定之前,他「考量了大公会议关于神圣礼仪的准则」,尤其是《礼仪宪章》28至29号:有鉴于礼仪的庄重性,歌咏团获授予「真正的礼仪职务」,而歌咏团成员「面对如此伟大职务,及天主子民对他们的合法要求
梵二大公会议后,教会年历改革,5月30日定为“圣母访亲节”(庆日),1973年教廷圣礼部批准“中华圣母节”(庆日),改在母亲节前一天举行,亦即5月第二主日前的星期六。
不仅“梵二大公会议文献明确指出反对此类做法,而且基督信徒的皈依首先是心灵的转变”。为此,“教会规定要确保一定时间的慕道期恰恰是为了验证慕道者的真诚程度”。
在阐述了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神长们发表的关怀穷人、病人以及所有受难者的文告后,教宗强调司铎年也是对司铎的鞭策和激励,邀请他们不遗余力地“关怀和安慰”病人。
在促进真正的大公主义方面,教宗要求主教们特别要接近容易受到教派影响的人。在司铎年内,教宗将他的思念转向司铎,他告诉主教们,司铎需要他们的支持。
鉴于自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起,保禄六世和若望保禄二世两位教宗对宗教冷淡、世俗主义和无神主义尤其在所谓的第一世界的蔓延,已经表达了这些忧虑,教宗本笃十六世提出在当今世界传福音的新倡议,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需要留意分辨
这个举动除了令人记起耶稣为门徒们洗脚,也想到佛罗伦萨大公会议的情景,东正教宗主教们在1439年不肯向教宗殴金尼奥四世行吻足礼。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不久前致函东正教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BartolomeoI),说明他写信的目的是为“更充分地解释我给您赠送宗徒伯多禄一部分圣髑的意义”。
教宗援引若望廿三世《和平于世》通谕和梵二大公会议的训导,指出和平应“依照正义来建设”,应“以爱来推动”并“在自由中”实现,不将“自己的特殊利益强加于别人”,而应“放下手中的武器”。
泰泽团体纪念罗哲修士遇害15周年(梵蒂冈新闻网)泰泽大公团体8月16日纪念了他们的创始人罗哲弟兄遇害15周年。15年前的这一天,罗哲弟兄在日常晚祷中被一名精神病患者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