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这个复活之夜,我们应当全心欢唱阿肋路亚,这不需要词语的喜乐之歌。所以,保禄得以向斐理伯人说:你们在主内应当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应当喜乐!(斐四4)喜乐是不能被指令的,它只可以被给予!
现在还用的阿们、阿肋路亚,是希伯来文,没有人不懂。有的教友反映中文弥撒容易使人轻忽懈怠。
就像耶肋米亚先知一样,我们有时会说:「我不再想念祂」(耶廿9)。但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燃烧的热火:即使我们试图浇熄它,也做不到,因为它远比我们强大。天主拣选了一个正在迫害、完全仇视祂和祂子民的人。
在一片“亚肋路亚”的欢呼声中,孟神父走上了祭台,用高吭洪亮的晌音,用生动有趣事例,为教友们宣讲天国的福音。
因此,还望读到拙文的神长教友为在天乡的家母德肋撒继续献祭祈福!母亲临终前,姐姐和哥嫂及亲朋哭着和母亲道别,让我一度难受得跟着落泪。
我长久以来一直渴望前往德肋撒姆姆服务地——印度加尔各答做志愿者。向老翁提出这个额外的请求后,他出乎意料地立即答应了。这种不计成本的支持让我深受感动。
玛达肋纳在画中的表现也尤为突出,她的头发依然散开,当初正是曾用它们揩拭耶稣的圣足。我们可以注意到她粉红色的手与耶稣无血色的手接触。她是唯一接触主的人。
在《耶肋米亚》先知书里就有类似的记载:耶肋米亚说,上主对我说,祂已选定我作万民的先知,我回答说:“哎呀!我主上主!你看,我还太年轻,不会说话。”
神贫家庭的独子在意大利北部,有一个叫利摩肋(LimonesulGarda,Brescia-Italy)的小村庄,住着一户贫穷的农家,父母替地主耕种。
德肋撒翻译成德来,来自《论语·季氏篇》中修文德、以来之,文德可指大学中的八德,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可以指中国文化中的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